今年春天,沈阳农业大学挑选了12名学生到河南兰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寻访焦裕禄的足迹”活动。这次红色之旅震撼了12名学生的心灵,他们切身体会到焦裕禄当年工作的艰辛和付出的心血,更希望将这种震撼传播得更远、更广。
今年5月14日,焦裕禄病逝41周年。记者采访了几位从兰考归来的大学生。
体验焦裕禄日常工作
内涝、风沙、盐碱是兰考焦裕禄时代的“三害”,也是他下定决心根除的难题。同学们的第一个实践活动就是学习焦书记扼制“三害”扩张的最基本工作——“贴膏药”。3月28日,同学们在黄河边挖了两个2米宽、8米长、1.5米深的大坑,再将沙子回填到下层,把淤泥放在上边,这就是所谓的“贴膏药”。
“起先我们干劲十足,渐渐就感觉铁锹越来越沉。黄河边上风沙很大,站一会儿每个人的嘴、鼻子、耳朵里全是沙子,一口沙土味,牙齿咬得沙子咯吱作响。当挖到象征胜利的淤泥时,有地下水不断渗出,无论怎样使劲铁锹也很难插进淤泥里去,一用力双脚也陷了进去,泥水浸透了我们的军靴、袜子,最后锹和脚都陷在里面,越使劲就陷得越深。”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01级学生耿黎黎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不知不觉干了三个多小时。吃饭了,接过硬梆梆的窝头,和着嘴里的泥沙咀嚼,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酸涩,滚烫的热泪在眼眶中涌动。这样的生活,我们仅仅体验了几个小时就感到如此艰苦难耐,而焦书记在兰考的每一天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02级生态专业的高爽眼含热泪,领头唱起《为了谁》,歌声在广阔无垠的黄河岸边随风飘扬,像在祭奠远去的英灵。
当年泡桐已成兰考支柱
当年为治理风沙,焦书记带领兰考人民大面积种植泡桐树,如今种植泡桐已经成为兰考的支柱产业。泡桐树是制造乐器的好材料,围绕泡桐的开发利用,当地形成了许多乐器厂,直接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12名同学亲手种下了100棵泡桐树。“我们希望兰考早日摆脱贫困,希望兰考人民的生活富裕殷实,希望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兰考做一点贡献,希望自己亲手种下的泡桐树能早日成为栋梁之材。”02级农电专业的陈崎告诉记者。
为兰考孩子搬水泥
随后,同学们又来到了兰考县谷营第一小学。当时,这所贫困的小学正在施工,为了给学校的建设尽一点力,同学们分成红蓝两队用比赛的方式各为学校搬30袋50公斤的水泥。“我以前只背过15公斤的大米,这回体验到了50公斤的分量。”02级金融专业的姜冰刚运了几袋之后,“到了最艰难的时刻,一袋水泥刚放在我的背上,我就被压倒在地上。就这样,我一步步艰难地挪到了终点。”“红队六名队员抬着一袋水泥,每走两步就摔一跤。搬完最后一袋水泥,我们抱头痛哭起来。”高爽展示着手上还未完全消退的血泡。“可我们终于为兰考的孩子们做了点事。”“这次兰考之行让我确确实实地认识到,想成为焦裕禄真的很不容易。但不论条件多艰苦,都应像焦裕禄那样为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一切。”耿黎黎说。本报记者刘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