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跨越
——回望深圳五年发展
本报记者杜吉轩吕延涛张斌
又是一个生机勃勃的5月!
5年前,也是在这万象更新的日子,中共深圳市第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中央的殷殷嘱托,化作激越的号角,激励着深圳人民向着新的目标奋进!
5年间,深圳人民没有辜负党中央的期望,市第三次党代会绘就的宏伟蓝图,正在变成美好的现实!
这是居安思危、务实图进的5年!深圳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社会全面进步,GDP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
这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5年!深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从“速度深圳”迈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
5年,深圳实现了又一次历史性跨越!
历史抉择——
在万马奔腾中突破
从一马当先、独领风骚到万马奔腾、群雄并起,深圳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振奋精神,加快发展,深圳掀开建设国际化城市新篇章。5年前的深圳,处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性转折点。
20年的改革开放,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率领全市人民奋力拼搏,铸就了深圳举世瞩目的辉煌。然而,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由于多年高速发展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深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日渐回暖,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新动向,加工业和制造业加速向拥有比较成本优势、市场潜力巨大地区转移和集结,这样的形势蕴藏机遇,更充满挑战。
“深圳既面临发达国家与地区经济和科技占优的压力,也面临发展条件与深圳相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在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有关专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进言:必须正视中国加入WTO后的挑战。
全国全方位开放格局形成,竞争已成万马奔腾态势,深圳处在“标兵”与“追兵”的合围之中,过去一马当先、独领风骚的局面已经改变,原有的一些相对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万马奔腾既是一马当先的结果,又对一马当先者提出新的挑战。”市委、市政府领导密切关注国内形势变化,提醒全市上下:全国大发展,兄弟区域崛起了,我们怎么办?
越来越多的深圳干部深切体会到: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综合实力逐年提升,但也同时面临土地空间、环境、人口、能源资源方面的瓶颈约束和巨大压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体制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深圳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
与此同时,深圳少数干部出现了精神状态滑坡的现象:求安不求进、求稳不求拼、求虚不求实、求乐不求为……特区创办初期那种拼命的劲头,那种“拓荒牛”的精神淡薄了,那种对事业的追求和责任感、使命感大不如前了,那种蓬勃朝气和改革锐气减弱了。
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深圳必须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魄力,作出新的抉择。
有一件事曾让时任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的黄丽满同志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次,她向某局长交代一项工作,要求务必抓紧抓好。过了一周,她打电话询问工作进展情况,不料那名局长轻描淡写地回答:“我忘记了!”
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用与时代同步的精神理念燃起建设者的激情。
精神颓废是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发展和进步的大敌。居安思危则兴,骄逸自满必颓。市委、市政府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2001年岁末,黄丽满同志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疾呼:“特区”观念要与时俱进。她要求深圳各级干部,要有“特别超前的眼光、特别务实的思路、特别振奋的精神、特别出色的工作”。
翌年春天,经黄丽满同志提议,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深圳精神如何与时俱进”的大讨论活动。历时大半年的这次大讨论,催生了新的深圳精神——“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极大地增强了干部群众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统一了思想,振奋了精神,形成了“心齐、劲足、务实”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这一年的金秋时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队走出深圳,对照先进找差距,东西南北取“真经”,博采众长,补己之短。2005年的春天,黄丽满、李鸿忠同志又率团赴上海考察学习。
大讨论和“取经”活动对深圳在新世纪的发展影响深远。它使广大干部群众对深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差距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孕育和形成了转型时期深圳新的发展对策和思路。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各地百舸争流、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深深震撼了深圳上下。
发展是第一要务。深圳新世纪必须加快发展,别人走,我们要跑;别人快,我们要更快;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深圳对“发展”的认识,是如此紧迫。
一座城市的前进,需要有科学目标的引领,需要有新的发展战略来推动。
深圳要在万马奔腾中继续领跑,必须实现新的突破——深圳对新的发展“目标”的确定,是如此渴望。
诚如李鸿忠同志在2003年6月17日当选深圳市代市长当天所言:“当前,深圳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平台,党中央、全国人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都对深圳的发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期望我们在目前的这个基础和平台上,有新的发展,有新的作为。”
有新的作为才能实现新的突破。而新的突破呼唤新的发展战略。
当其时,深圳的决策者殚精竭虑,力求选准新的突破口。
2003年春天,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深圳,殷殷寄语: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发挥“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
当年6月,省委书记张德江为深圳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
中央和省委为深圳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也更清晰了。
“正确认识‘一马当先’与‘万马奔腾’的互动关系,自觉把握深圳面临的新挑战与新的历史使命。”——市委常委会上,深圳决策者的认识高度一致: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由局部突破,到梯度拓展、全面推进的发展进程中,深圳作为先行区、试验场,与兄弟区域的发展是互动推进关系。现在,全国都发展起来了,兄弟省区市崛起了,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把新挑战变为发展的新动力,把危机感转变为责任感,把忧患意识转变为进取意识、竞争意识,进一步提升深圳发展的标杆,拓展深圳发展的空间。
“虚心向‘标兵’学习、向‘追兵’学习,发现发展差距,找出薄弱环节,创新发展思路,力争新的突破。”在2003年6月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上,黄丽满同志明确指出:深圳下一步的发展,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坚定地朝着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迈进。
建设国际化城市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深圳具备这样的条件吗?
市委、市政府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如何建设国际化城市”大讨论,集中民智,周密筹划,反复推演。
全市上下充分认识到,尽管离建成国际化城市尚有很大差距,但深圳也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
深圳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背靠珠三角和华南腹地,是中国特别是华南地区人流、物流、经贸往来连接世界的重要门户和通道,良好的区位条件有助深圳快速而广泛地融入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
深圳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大城市前列,城市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市场化、法治化程度较高,国际竞争力、国际辐射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迅速增强。
作为新兴的移民城市,深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开放包容、敢闯敢试、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有较为开放的城市人文环境。
在科学判断形势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果断作出了决策。
2003年12月30日,市委三届八次全会召开,深圳跨世纪发展战略横空出世: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深圳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从建设经济特区,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再到建设国际化城市——城市发展定位的一步步演变,体现了深圳“更上一层楼”的胆识与追求,昭示了深圳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的雄心和信心。
“国际化”的核心,就是要按国际标准来审视当前的工作,就是要按国际标准来建设城市,就是要用国际标准来检验工作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城市的发展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局中,融入到国家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进程中,使城市在全球或区域资源配置和国际竞争中发挥重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成为国际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枢纽。
省委充分肯定:建设国际化城市,是深圳经济特区更好地承担新的历史使命,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窗口、试验场和排头兵作用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发展战略的新跨越。
专家高度赞赏:建设国际化城市,是一种以国际化为战略取向的现代化,有利于深圳抢占现代化发展的国际战略制高点,进一步促进和提升现代化水平,努力跻身于国际一流城市。同时,建设国际化城市,也是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支撑。
媒体纷纷评价:建设国际化城市,是深圳在历史转折的重要时刻,作出的充满豪气,同时又科学的抉择。
深圳上下则理性而自信:
建设国际化城市,是深圳在全国改革开放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中,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实现新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深圳迎接新挑战,更加主动、更加广泛、更加深刻地融入世界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必由之路;是深圳在新世纪抢抓机遇,脱颖而出、再立潮头的新标杆。
居安思危,务实图进;志存高远,奋发图强。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深圳广大干部群众向着国际化城市的宏伟目标奋力冲刺,掀开了深圳发展的新篇章!
与时俱进——执政理念、发展模式新飞跃
深圳今后不会简单地和其他城市拼规模、拼速度、拼GDP增长,而是要立足市情,用科学发展观来决定发展速度、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求佳不求大、求优不求全、求特不求同、求精不求多,走“效益深圳”的发展道路,建设“和谐深圳”。
从1979年至2002年,特区建设者以“杀出一条血路”的胆识创造了奇迹般的“深圳速度”:年均增长速度28%,每平方公里创造的GDP产值和税收均为全国之最。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一举一动历来都备受关注!
在市委三届八次全会上,深圳做出了让人惊叹的举动: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从原定的2005年推至2010年,并对原有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充实,最引人注目的是增加了人居环境、自然生态、社会发展方面的指标。同时,郑重地提出“不再单纯以GDP论英雄”。
这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冷静,还是特区难以再“特”的尴尬?
面对来自各方的询问和不解,现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李鸿忠同志当时如此作答:“以退求进,退寸进尺。”
关注深圳发展的学者和众多媒体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是科学理性的做法。深圳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带了好头。
“一方面要继续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也要本着实事求是,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进度作出适当调整,对原有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充实,以便更准确、更系统地反映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更客观、更真实地衡量深圳现代化的实际进程。”对深圳市委当年的决策,如今已是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黄丽满同志记忆犹新。
调整的方案后来依照法定程序提交市人大,经审议批准后开始实施。
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对三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发展战略又作了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和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发挥深圳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追求“和谐”、“效益”的目标,反映了市委、市政府在执政理念和发展模式上的新探索。
当然,“发展”在此时的深圳有着全新的境界。
正如李鸿忠同志对“以退为进,退寸进尺”含义的诠释:最后的关键还是要落在“进”上,如果没有最后的“进尺”,“退寸”就没有意义。
什么是真正的“进”?不再以GDP论英雄的深圳,该以什么来论成败?
中央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标准。核心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设国际化城市,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是深圳选择的一条崭新发展道路,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
当黄丽满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发出“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进军令时,就清晰地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内涵,具体而言就是“五个城市”,即高科技城市、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和高品位的文化-生态城市。同时明确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当李鸿忠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部署建设“效益深圳”的决策时,他透彻地分析了建设“效益深圳”的主客观原因、条件及标准,即“四个下降”和“三个提高”,并强调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准认真审视深圳的发展道路,“效益深圳”的本质和内涵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决定发展速度、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深圳今后不会简单地和其他城市拼规模、拼速度、拼GDP增长,而是要立足市情,求佳不求大、求优不求全、求特不求同、求精不求多。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科学发展观引领执政理念、发展模式新飞跃!
深圳的建设者努力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坚持按科学规律谋划发展,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
为实现新发展模式的跨越,深圳着力探索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
在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上,一份名为《深圳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控指标体系(讨论稿)》的重要文件一经推出,便引起多方关注。这份文件首次提出了一套涵盖41项考核指标的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中“四个下降,三个提高”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经济发展设置硬约束,从“宏观效益”、“生态环境”、“创新动力”三方面,分解出了人均GDP、万元GDP水耗、万元GDP建设用地、万元GDP能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专以上受教育人口比重、空气污染指数、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研发支出占GDP比重等12项核心指标。力求在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的全面协调发展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走一条绿色、健康、协调的发展道路,把深圳建设成为一座环保生态型城市、知识文化型城市,成为最适合人居的城市、最适合创业的城市。
“这为深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了可考核的实施机制。”有专家认为,该指标体系的提出,是向“效益深圳”新模式跨越的重要基石。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是建设“效益深圳”的重要内容。
经过多年努力,深圳形成了高新技术、物流和金融三大支柱产业。这三大支柱产业,正好契合了深圳人孜孜以求的新发展模式。为了把这三大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2004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号文件”,是《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这一年出台的扶持经济发展的政策还包括产业适度重型化、扶持金融业发展等18条措施。去年1月9日,李鸿忠同志在全市经贸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继续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创深圳产业发展新优势,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其中重点是推动制造业适度重型化。要不失时机地引进一批污染少、能耗低、技术先进、带动作用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和基础工业项目。
文化产业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73%,发展基础良好,在动漫制作等许多领域都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而且,文化产业对空间和能源等的需求不大,非常适合“效益深圳”的发展战略。
市委、市政府早在2年前就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去年又明确提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并首次将文化产业列入全市经济发展的第四大支柱。同时,成功举办了首届“文博会”,为深圳文化产业的崛起抢得了先机,我市传媒、音像、创意、影视动漫等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前景。
向“效益深圳”新发展模式转变,需要统筹特区内外协调发展,市委、市政府谋大局、谋长远,全力推进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
2004年9月29日,随着宝安区沙井街道民主村、福永街道塘尾村两个村委会同时挂牌改为社区居委会,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的大中城市。这是深圳推进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
有专家从“效益”的角度,为城市化工作算了一笔经济账:以2003年的统计数字计,当时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的平均产出是1.5亿。其中,特区内4个区平均水平是4.25亿,最高是福田,7.8亿,罗湖、南山分别是4.6亿和3.6亿,盐田1.38亿。而特区外的宝安、龙岗,则分别是0.73亿和0.58亿。但特区外两个区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0%。如果通过城市化使这两个区的产出水平达到特区内的平均水平,深圳的GDP将达8300亿。
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深圳”的重要课题,也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一切以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黄丽满同志反复告诫全市各级干部:环境整治、污染治理周期长,短时间难出效果,难出政绩,但让群众喝上优质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工作、生活在良好的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困难再多,阻力再大,也要全力以赴,更要舍得投入。构建“和谐深圳”,必须从群众长远和根本福祉出发解决矛盾,不避难题,敢啃“硬骨头”,实现整体的、长远的和谐。
整顿社会治安、实施“净畅宁工程”、开展“梳理行动”、查处违法建筑、改造“城中村”、治理河流污染,深圳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开展的重点工作,每一项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了,再也不能把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往后推了。”在一次会议上,李鸿忠同志道出了市委、市政府的想法。
作为过去超常规发展的代价之一,流经深圳的7条河流都受到污染。治理难度大、投入多、见效慢。治还是不治?
市委、市政府没有退避,组织开展了特区建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水源保护和排水管网普查,排查出4.3万多个污染源。去年,深圳以“环保一票否决”,拒绝了940多个有可能造成污染的投资项目。也是去年,深圳市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投资高达14.7亿元之多,建成了12项饮用水源保护治理工程、15项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今年2月24日,深圳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率领的十多位专家,市政府请他们来为根本解决深圳水污染提出治理方案。5月11日,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为组长的深圳河湾水污染环境治理专家组一行40人,开始了在深圳为期3天的视察和调研活动,为深圳河湾综合治理提供决策咨询。有关部门预计,治理方案上半年将敲定,下半年展开全面综合治理工作。
作为“净畅宁工程”的延续,“梳理行动”拆除了乱搭建和影响市容的临时建筑物4000多万平方米,梳掉这些城市的污垢、疮疤后,理出了一片片绿地和公园。
去年10月28日,全市违法建筑清查工作暨城中村改造动员大会举行,标志着深圳的城市环境管理行动进入了攻坚阶段。
在这场难度最大、也可能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战争”中,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密切配合,迎难而上,敢于碰硬,有效遏止了违法建筑抢建势头,“城中村”改造工作也稳步由零星整改迈向整体推进。
构建“和谐深圳”,必须关注社会公平,特别要维护好困难群众的利益。
今年3月1日,经过长期酝酿和准备的《深圳市劳务工合作医疗试点办法》开始试行。这项在国内首次推出的针对劳务工医疗保障的办法规定,只要每月用工单位缴费8元、个人缴费4元,外来工到深圳医院看病就可按一定比例报销费用,每人每年可报销的医疗费用可达6万元。这一办法的实施,使深圳数百万外来工陆续享受到医疗保障。
去年8月27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用法律手段有力地为劳动者撑起了保护伞。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员工工资将受到处罚。
前年底,在黄丽满和李鸿忠同志的直接倡导与推动下,深圳开展了以“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理解人”为内容的关爱行动,一股股爱的暖流在鹏城大街小巷涌动。每年有数百万人热心参与的“关爱行动”,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鲜艳夺目的旗帜。
构建“和谐深圳”,必须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统一起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4年,市委、市政府在发展计划的确定、资源的调配和使用、项目的布局建设等方面,把财力更多地投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市财政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资达120亿元,占年度财政投资的65%,为历年来最高。
深圳土地面积只有1952平方公里,然而于2004年完成的《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创新性地提出了“基本生态控制线”这一概念,将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的农业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绿化隔离带等非建设用地,以法定的方式强制加以保护。
有规划专家评价说:“对于深圳这么一个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的城市,将超过全市总面积二分之一的土地划定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勇气。”
去年和今年,深圳特区内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一寸都没批。今年初,在讨论本年度房地产土地出让面积时,市委、市政府领导一致同意将原定的1.3平方公里降至0.8平方公里。有人不解,认为这将使深圳损失一些GDP增长,减少一大笔预算外收入。但市委、市政府领导不改初衷,坚持要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
去年12月29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社区工作会议,拉开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的序幕。今年初,《深圳市社区建设工作管理办法》、《深圳市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建设原则和目标,完善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社区组织、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经费、社区工作人员配备等方面,也作出了具体规定,指导性和操作性较强,有力推动社区走向“安全文明、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根据当前全市人口超千万、户籍与流动人口严重倒挂的实际,我市制定了《关于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的若干意见》及有关户籍、居住、就业、计生、教育管理等5个配套文件,推进人口管理体制创新,缓解人口规模日益逼近城市承载力极限的压力。
今年4月底,深圳在全国首次公布了“深圳市文明指数”,其中引人注目的“幸福指数”包括了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每万人配备急救车辆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数、万人医生数、万人医院床位数、平均预期寿命等十一个指标。
“过去评价城市经济发展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GDP等硬指标,很少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等软指标。文明指数更多地关注人的软指标,并把它和经济硬指标挂钩,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有社会学专家认为,深圳幸福指数年增长率为4.8%,反映市民对城市的满意程度在逐年升高。
2004年,是深圳全面总结和反思过去25年发展的历程,全力转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发展模式的关键一年。
作为市委、市政府确立的转变发展模式第一年,2005年的起步更令人振奋!
越来越多的事实显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建设开局良好。
继往开来——
高擎改革创新大旗
深圳对全国最大的贡献,不仅是把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为大都市,更重要的是改革创新的贡献,是为全国改革开放起到强大的示范效应。继续高擎改革创新大旗,以改革创新图发展,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再创新辉煌。
从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只用了短短20多年时间,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仅过去5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就翻了一番多,连续实现了2000亿元、3000亿元两个台阶的大跨越,2004年达到3422.8亿元,提前2年实现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发展目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7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近2倍,出口总额去年达到779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5年累计向中央财政贡献2700多亿元,相当于前20年的3倍。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00多亿元,超过前20年的总和。
另外一组数字同样让人振奋:2004年,全市每平方公里上产生1.75亿元的GDP和6000万元的税收,比1999年提高了1.4倍。万元GDP能耗0.55吨标准煤,万元GDP用水量51.5立方米,大大低于国内其他城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34.6%,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这表明深圳经济正沿着“效益优先”路子加速前行。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可以看到,深圳对全国最大的贡献,不仅是25年累计创造了2万亿元的GDP,不仅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累计上交国家3663亿元的税收,不仅是把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为大都市,更重要的是改革创新的贡献,是体制机制的贡献,是发展模式的贡献,是为全国改革开放起到强大的示范效应。
改革创新就是深圳的代名词。
从“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改革开放的大潮惊涛拍岸,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成为深圳的鲜明特色和风格。
特区建立25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肩负光荣使命,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
历史不会忘记,早在经济特区创建初期,深圳就敲响了土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拉开了土地资源进行市场配置的序幕;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吹响了我国发展股份制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前奏;率先引进外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奏响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序曲;率先推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开启了劳动力商品化的先河;率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条新路。
历史不会忘记,25年来,深圳始终坚持朝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不断推进所有制、资源配置方式、政府职能转变、分配制度等各项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
历史同样不会忘记,深圳近5年来进行的积极探索:
这5年,深圳继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国资国企改革实现新突破。2002年8月,深圳市能源集团等5家市属国有企业通过国际招标的形式公开转让部分股权;2003年9月,6家小型企业同时集体签约,由员工整体买断企业100%股权,实现员工向股东转变;去年,我市撤销资产经营公司,成立新的市国资委,探索经营性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相统一的国资管理新体制;今年4月,出台《深圳市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规定》,规范国企投资行为,禁止市属国企从事委托理财、炒作股票与期货等“高危行业”;出台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规定,干得好与不好,年薪差8倍。
这5年,深圳连续两次进行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机关作风明显改善,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作为全国深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五个试点城市之一,去年3月深圳再次启动改革,市政府工作部门精简到35个,机构设置则强化了现代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四方面职能;2001年,深圳再次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由1091项减少和调整至395项,2003年8月又启动新一轮改革,行政审批和核准事项再次减少30%,审批时限缩短30%;设置集中公开办理事务的市政府行政服务大厅,2004年11月启用行政许可电子监察系统,对市直31个单位的239项行政许可进行即时全程监督。
这5年,深圳坚决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发展充满动力和活力。
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我市文化领域的改革创新举措连连:政府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深圳市歌舞团去年8月成为国内文化团体企业化改革的先行者;文化节庆活动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引入“政府采购”机制;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和发行集团三大文化集团成功组建,规模领先全国同行;华侨城旅游业、大芬村油画业走出新路,进入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行列。
这5年,深圳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走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路子。
提出并实施反腐保廉预防体系,探索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预防腐败法制框架;下猛药纠治收送“红包”,使这一问题基本得到遏制;《深圳经济特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去年9月出台,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制度,实现了对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的全面覆盖。
这5年,深圳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市工作呈现新面貌。
坚持民主执政,从制度上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坚持依法执政,努力提高依法治市水平。2004年7月,市政府主动邀请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当“评委”,就上半年经济工作、重大项目进展、国企改革与发展、环境保护和建设等工作,一一征求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去年8月首次对一名副市长进行评议,引起强烈反响;以听证会、论证会的方式,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成为深圳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制定领导接访日制度统一接访,借助电台“民心桥”和本报“民声连线”接听热线,各级领导听民呼,晓民情,解民忧,顺民心;出台加强舆论监督工作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大力引入和完善监督机制,成为深圳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亮点。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在所有这些大胆探索当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所讲的“一股气”、“一股劲”。
深圳取得的每一项改革开放成果,无不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结果;深圳每前进一步,无不与思想解放,改革创新相伴随。
改革创新,是深圳立市之本,是深圳的根,是深圳的魂!
历史为深圳定了位!党中央、省委对深圳寄予厚望,深圳重任在肩!
新世纪、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当初改革开放一样,仍然需要有开路先锋、有排头兵。深圳要自觉地、坚定地肩负起这一使命。
“当前经济社会中需要探索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上率先突破,为全国、全省积累经验,提供新鲜经验,发挥示范作用,意义十分重大。”在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上,黄丽满同志要求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始终保持一股闯劲和锐气。
“今天,特区的基本内涵就是,特区是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和特别能创新的地区。”在今年3月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上,新任市委书记李鸿忠代表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动员令:向改革创新要发展的动力、优势、资源和空间,以更大的胆识、勇气、魄力和力度,继续推动深圳改革创新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如何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创新大讨论,在深圳迅速展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及国内众多专家学者踊跃参与,为深圳改革创新建言献策。讨论中,思维在碰撞,智慧在闪烁,新建议、新思路不断涌现。
大讨论使深圳人更冷静地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创新的紧迫。
形势逼人。一是土地、空间有限,剩余可开发用地仅200平方公里,按照传统的速度模式难以为继;二是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抽干东江水也无法满足速度模式下的增长需要;三是按照速度模式,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而我们的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四是环境容量已经严重透支,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
形势逼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深圳如何更好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任务还很艰巨;如何更好地实现与国际接轨,实现对外开放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任务还很艰巨;如何进一步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提供制度保证,任务还很艰巨;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任务还很艰巨;如何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克服经济增长对物质资本积累的过分依赖,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任务还很艰巨。
……
“矛盾和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发展的动力和潜力。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能实现新的发展。”——专家学者为深圳献计献策!
“新时期,深圳必须发展,必须加快发展,必须率先发展,必须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不负中央、省委的期望,不负全国人民的重托。”——全市干部群众思想统一!
“深圳靠什么发展,靠什么再创辉煌?答案只有一个,道路只有一条,选择只有一个:靠改革创新!这是深圳最好的出路,也是一条真正的活路。”——市委、市政府领导信心坚定!
全市上下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擦亮特区这块招牌!
历史总是这样,需要有人走在前面,需要有些地区打头阵。历史选择了深圳,深圳无愧于历史。
经历了25年的辉煌,深圳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迎来又一个激情澎湃的春天。
高擎改革创新大旗,继往开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方面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高擎改革创新大旗,继往开来,不断深化改革,在体制创新中更好地发挥“试验田”作用;
高擎改革创新大旗,继往开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中更好地发挥“窗口”作用;
高擎改革创新大旗,继往开来,加快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争当排头兵。
……
今天,中共深圳市第四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这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绘就特区发展新的宏伟蓝图。
鲲鹏展翅九万里,直上云天傲神州。深圳,与时俱进,挺立潮头!
作者:记者杜吉轩吕延涛张斌 编辑: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历史性”,共找到
2,531,858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