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选手向14米高的包山进发,斗快爬到顶端抢包再回到地面,刺激快乐的过程持续3分钟——
阔别26载“抢包山”重现香江
【新华社香港5月16日电】(记者白冰)停办了26年的“抢包山”比赛,在千呼万唤中再次展现在香港市民眼前。“包山嘉年华2005”的“抢包山比赛”16日零时在长洲北帝庙游乐场足球场举行,12名参赛者汗流浃背地“斗快”爬上包塔顶端争夺冠军宝座。
15晚11时30分,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举行了抢包山比赛的开幕典礼。16日零时,主礼人一声令下,抢包山比赛正式开始。12名选手向着14米高的包山进发,斗快爬到顶端抢包再回到地面。刺激快乐的抢包山比赛过程持续3分钟,在指定时间内及包山上指定范围内摘取最多包子的参赛者成为优胜者。
“长洲抢包山”是香港富有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26年后重新在“太平清醮”长洲岛举行,吸引了大批香港市民。1000名市民现场亲睹比赛,1100名市民通过体育馆屏幕观看比赛,还有无数市民通过电视直播欣赏比赛。
长洲太平清醮的抢包山有悠久的历史,传说十八世纪清朝中叶时,长洲发生大瘟疫,死人无数,居民得到“玄天上帝”的指示,请僧侣设坛,超渡水陆孤魂,瘟疫才得以制止。后来居民为了酬谢神恩,每年举行“太平清醮”(包山节)活动。
太平清醮的压轴戏就是“抢包山”,传统的“包山”是用竹子搭成棚塔,然后把成千上万个贡过功神、受过神灵庇佑的包子“幽包”叠上去,叠成一座座包山。
由于1978年发生了包山倒塌事件,导致24人被压断手脚,“抢包山”节目由此被禁止,改“抢包”为“派包”形式,以保大小平安。
“包山嘉年华2005”活动由香港长洲太平清醮值理会与康文署联合主办,而“抢包山比赛”是“包山嘉年华2005”活动的重头项目。
据悉,今年包山的设计既保留其传统特色,还在包山构造及攀爬方法上注入现代科技元素,使整个比赛能够在安全及有秩序的情况下进行。造价约57万港元的包山,由钢制内架外围竹枝搭造。
按规定,年满18岁或以上身体状况良好的人士可报名参加“抢包山比赛”,活动名额为48人,如报名人数超过名额,大会将以抽签方式决定。在长洲居住、就业或就读的报名者,可获优先抽签权。
这48名参加者已先于4月30日至5月1日完成由香港攀山总会提供的攀包山及防堕安全训练,并于5月1日下午参加选拔赛。选拔赛选出的12名最快爬到某一高度的优胜者才有资格参加5月16日正式举行的“抢包山比赛”。
许多香港市民为参与今年的太平清醮活动,特别租住岛上的度假屋,使长洲的度假屋接近全部爆满。不少香港年轻一代都从未见过抢包山盛况。因此在15日周末,一批批的年轻人特意入长洲逗留1至2日,等候观看抢包山比赛。
左图:香港长洲岛飘色巡游于昨日下午2时开始,众多市民冒着30度高温观赏这项传统活动。邓庆乐摄
作者:记者白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