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一词是阿拉伯语“古尔阿尼”的音译,来自根词“给拉艾”,意为“诵读”。因为安拉降示给穆圣的第一段经文就是“你以造化的养主的名诵读吧!”(96: 1)。这也是《古兰经》名称的由来。称《古兰经》又称《可兰经》。又名“甫尔嘎尼”(意为辨别,即辨别真伪善恶)。它是安拉在穆圣二十三年(公元610—632)的传教活动中适时地零星地用阿拉伯文降示给穆罕默德的一部综合性大法典。
《古兰经》从降示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穆罕默德最大的奇迹,它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包括中国穆斯林在内的各国穆斯林信仰和遵循的一部根本法典。它既是伊斯兰信条的源泉和教法创制的依据,也是一切穆斯林的行动指南和道德规范的准则。
《古兰经》的内容,按体系来划分,大致分为三类:①信仰。②法律。③伦理。从具体内容上可分为四项:①命令:即命令人们做一切应该做的好事。②禁止:不准做一切违主违教违法的事情。③警示:让人们警惕一切惩罚的严厉性。④承诺:使人们了解一切善功都将获得优惠的奖赏。因此,《古兰经》在穆斯林的心目中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它能引导人类于正道,遵从《古兰经》引导的人,能获得两世吉庆。在今世做一个敬主爱人的好穆斯林,在后世凭着安拉的恩典进入天堂。
(一)《古兰经》降示的社会背景
《古兰经>降示的过程,也就是伊斯兰复兴和发展的过程。我们知道伊斯兰复兴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当时半岛和世界各地的状况是: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日益尖锐,战火连绵不断,道德风尚极端败坏,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因此,那时人们十分渴望和平安定和统一。《古兰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下降的。穆罕默德也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开始传播伊斯兰的。
(二)穆圣接受《古兰经》的过程
穆圣是孤儿,少年时牧放过羊,从二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一直替人从事商业活动,在宗教方面没有什么较大而明显的作为。但是他经常独自到麦加城郊的一个小山洞内隐居。他在那里思考宗教及社会的各种复杂问题,他既为伊斯兰的失迷而苦恼,也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不满。他极力寻求复教和改造社会的真理。有一天他正冥思苦想,突然听到一种清晰的声音:“你读吧!”(依格勒),他惊奇地说:“我不会读呀!”这声音一连催促了他三次。他还是说:“我不会读。”于是哲布来依勒天使奉安拉的命令用阿拉伯文教他念,“你以造化与养育你的主的名义读吧!它用血块创造了人类。你的尊贵的主用笔教人所不知道的”。 (96: 1—5)这是穆圣四十岁时(公元610年2月1日)接到的第一段启示。这标志着穆罕默德已正式受任为使者,来教化世人。从此安拉不断降启示于穆圣,及时为他解决难题,拨正航向,使伊斯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衰微走向兴盛。
(三)《古兰经》的整理和保管
穆圣在世的时候,《古兰经》并未编纂成册。因为当时一方面穆圣健在,另一方面有好多圣门弟子都是哈菲祖(能全部背颂《古兰经》的人)。所以当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按着《古兰经》的明文规定来处理和解决。这时编辑和整理(古兰经》的任务还不十分迫切。在穆圣去世以后,有些哈菲祖也在历次战争中陆续地牺牲了。眼看着《古兰经》有失传的危险。鉴于这种情况,欧麦尔向第一任哈里发艾卜·白克尔建议:“赶紧整理《古兰经》,以免散失。”艾氏采纳了欧麦尔的建议,并马上下命令,叫欧麦尔等人把所有零散的《古兰经》章节,全部整理出来。而后交给艾氏本人保管。第三任哈里发欧斯曼命令宰德等人,按着古莱什人的方言即阿拉伯语抄写了七部《古兰经》,并统一了标点符号。欧斯曼本人保留了一部,把其他六部,分送到麦加、大马士革、也门、库法、白萨拉、巴林等地作为统一的标准本。现在世界上流传的《古兰经》就是这统一的标准本——欧斯曼定本。这是第三任哈里发欧斯曼于穆圣去世后的第十九年,完成的一项重要而神圣的业绩,也是他对伊斯兰最大的贡献。
(四)《古兰经》的章节和下降的时间
《古兰经》共有一百一十四章六千二百三十六节,为了诵读方便又分为三十卷。《古兰经》章节的顺序,并不是按着降示时间的先后编排的。如开端章并不是首先降示的,而世人章也不是最后降示的。其实第一次降示的是第九十六章血块章中的一至五节。而最后降示的经文,则是第五章筵席章中的第三节:“今天我为你们完成了你们的宗教,也全美了我给你们的恩惠。我愿伊斯兰作为你们的宗教”。穆圣在麦加和麦底那先后传教二十二年零八个月,史称二十三年。
《古兰经》各章节下降的原因,一般是根据穆圣在传教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和不同情况而下降的,都是有针对性的。如在对敌作战、被人询问、与人辩论、解答质疑、决定重大事件和处理重大问题的时候,穆圣陆续向人们宣布安拉的各项启示。(来源:中国伊斯兰在线)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