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周刊》本月早些时候曾披露,设在古巴关塔那摩基地的美军存在严重亵渎《古兰经》的行为。这一报道立即在穆斯林世界掀起了反美风暴,阿富汗的反美骚乱已造成100多人伤亡。最新一期《新闻周刊》发表编辑声明称,该刊此前的报道“有误”,并向由此引发的暴力活动中的受害者表示道歉。舆论认为,至于《新闻周刊》此番“改口”真的是由于报道有误,还是屈服于各方面的压力,就不得而知了。
承认报道“有误”
5月9日上市的《新闻周刊》报道说,亵渎《古兰经》是美军士兵用来惩罚关押在关塔那摩基地的穆斯林囚犯的一种手段。为了“惩治穆斯林囚犯”,美军把《古兰经》放进厕所,甚至将其冲入便池。此事披露后引起各国穆斯林强烈愤慨,阿富汗连日来还发生了抗议示威,造成16人死亡,100多人受伤。在定于16日面市的最新一期杂志中,《新闻周刊》编辑马克·惠特克说,“我们对报道中存在的错误感到遗憾,并对那些由此引发的暴力活动中的受害者和因此处于困境的美军士兵表示同情”。惠特克说,那篇报道的来源是一位“熟悉内情的政府官员”。这位官员称,他在美军方的一份调查报告中看到了这些内容。而在报道出版以后,那位官员又说,他不敢肯定自己是在军方的调查报告中看到这些内容的,有可能是在别的文件中见过。惠特克说,五角大楼发言人13日也对报道表示愤怒,称报道是错误的。
屈服各方面压力?
根据伊斯兰习俗,侮辱《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的行为被认为是对伊斯兰教的亵渎,情节严重者可判死刑。有分析人士认为,《新闻周刊》承认其报道“有误”,可能是屈服于来自穆斯林世界和美国国内的压力。实际上,《新闻周刊》在向相关人士道歉的同时,就透着一股子“委屈”。惠特克说,《新闻周刊》将继续追踪此事,但不准备对采写者采取任何处罚措施,因为这一报道的出台是“相当谨慎的”。惠特克说,在报道尚未刊登的时候,《新闻周刊》派出记者让两位国防部官员对此发表评论。一位官员拒绝表态,另一位官员对报道中其他不相关的内容提出质疑,但没有驳斥有关亵渎事件的报道。不过,在美国媒体不断揭出伪造、抄袭和夸大新闻的今天,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外界可能永远不得而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王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