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以为耶路撒冷就是古旧建筑的天下,由西面公路入城,只需2分钟车程就能看到漂亮的大街,远处的白色楼房错落有致,街角一幢宽大的白色现代建筑按照以色列人的习俗全部以石头建成,这就是以色列外交部所在地。进入里面,照例要通过脱鞋、查包、上交护照等严格的“以式”安全检查程序。
特拉维夫实际上是以色列的行政首都,但重要政府部门如外交部却选址在耶路撒冷,以色列政府可谓煞费苦心。以色列总理沙龙此前不断强调一点:耶路撒冷将完整地作为犹太人永恒的首都,不会被分开。
墙给巴以带来不便
5月16日,记者从6号高速公路出发前往耶路撒冷。6号高速公路启用只有2年时间,但已经是一条著名的公路。经它转入1号公路,是以色列人去耶路撒冷的最快通道。而它之所以著名,不仅是能避开塞车问题,更多还因为它是唯一一条经过巴控区才能开进耶城的公路。在路边,一道蜿蜒的隔离墙跟着公路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忽而又消失不见,墙的那一边是外人难以涉足的巴勒斯坦控制区,这一边则是以色列的乡间田地。这道拔地而起的水泥墙,似乎成为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土地之间说不清道不明关系的标志。
外交部信息与传播部门主任伊兰-舒尔曼把隔离墙称为“防卫墙”,因为“它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巴控区的狙击手从离6号公路最近的房顶上袭击过往车辆”,因此经过精确计算巴控区房屋与墙与公路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后,以色列在修路的同时筑起了这道隔离墙。这同时意味着,巴勒斯坦人要“出境”必须花更久的时间绕很远的路,并通过以方严格检查放行后,他们才能去想去的地方。
以色列人有一句口头禅:“如果你相信奇迹和运气,那只能说你这人根本不现实。”就算急救车“都不能自由出入巴控区,必须停车受检,因为可能有恐怖分子会利用这些车运送武器”。
“停止恐怖袭击”似乎是舒尔曼的口头禅,他说:“只有如此,巴以之间才可能谈到如何解决边界问题、中东和平‘路线图’第一阶段行动才有可能开始实施。希望巴以和平快点来吧,否则以色列人生活也非常不便。”
目睹以右翼大游行
然而,就在舒尔曼说这话的同时,外交部门外开始上演与“中东和平”截然相反的景象。与以色列警方预先估计的情况完全一样,右翼犹太青年组织从下午5点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抗议活动,当然也包括在外交部门外的重要据点。以色列总理沙龙同意从加沙全部21个犹太人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4个小型定居点撤出,成为右翼组织屡屡强烈反对的焦点问题。
这一切都使以色列官员更为忧心忡忡。外交部新闻办公室发言人马克-拉各夫告诉记者,“每当以色列人遭受恐怖袭击,政府就会受到强大压力,如果不采取行动阻止巴方暴力行动,抗议者会宣称‘沙龙是杀死以色列人的真正凶手’。万一从7月底开始撤出犹太人定居点时,有人受到巴方武装人员袭击,中东和平‘路线图’前景难料。”
布满街头的橙色标语、着装与遮阳顶篷,在以白色为建筑基调的耶路撒冷城内显得格外刺眼。这正是被称为“橙党”的最大学生组织,他们在吸收其他种种不知名的组织成员后,成
为阻碍沙龙单边行动计划的强大力量。耶路撒冷警方为此把预警提高到三级,并在各大路口增强人力警备,以免“橙党”严重阻塞市内交通。
巴方牵动以方神经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再也没有另一个地区或民族能够成为巴以双方随时随地密切关注的对象。
15日,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民众纷纷举行大游行,共同纪念民族“灾难日”57周年,这成了以色列媒体报道的焦点。
过去每年的这一天,阿拉法特都会出现在大批巴勒斯坦人欢呼的现场,发表重要演讲。今年阿巴斯通过广播对巴民众发表讲话,以色列当地最大的商业频道10频道录下其全部内容后与从前阿拉法特的政策作详细比较。当地最大的英文报纸《耶路撒冷邮报》则不加评点地原文照登阿巴斯与库赖的讲话。
巴勒斯坦人的生活,已经不折不扣地融入了以色列人的生命当中。
从耶路撒冷驶出,再一次回到6号公路上,心情变得复杂。车内音乐广播突然中断,传出低沉的男声报道突发新闻:“在另一条公路上发生枪击事件,子弹从巴勒斯坦控制区射出,袭击过往汽车。所幸,无人伤亡。”作者:晨报记者周东日施(耶路撒冷5月17日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巴以和平”,共找到
12941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