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庆 洪其华 发自上海
“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硬力量的崛起,还有文化等软力量的崛起。”昨天中午,前来参加上海论坛的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上海友谊会堂发表《中国复兴中上海的角色》主题演讲时说,“中国的崛起不是靠航空母舰和海上军事力量来崛起,而首先是文化的复兴。”
在世界讨论中国的“和平崛起”到底是威胁还是机会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包括中新两国在内的亚洲区域合作以及中国在其中的角色——在演讲结束后,李光耀回答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唯一提问。
李光耀说,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的复兴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国内和国际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这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近年来,中国强调了“和平崛起”的重要性,但这个词可能会刺激其他国家的神经,于是现在提出了“和平出现”,或者更应该说“和平复兴”。
“全球化正在改变世界,中国和印度的复兴是21世纪全球化的奇迹。中国和印度的发展都会改变亚洲、美洲和欧洲的格局,30年后,世界的中心将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和印度。”李光耀表示,中国复兴与壮大的潮流是民心所向,同时也是准确抓住机遇的结果,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阻挡的。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子,这取决于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策略。
“我相信中国将会成为一个优雅的文明中心,如同她历史上最伟大的汉唐盛世,知识分子、艺术家都能快乐地生活和工作,并创造出繁荣的文化作品。”李光耀说,中国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她要打造的是21世纪版本的新中国。她的和平崛起不是依赖于军事力量的强盛来复兴,因此也不会对邻国造成不安。
李光耀认为,中国的复兴,需要包括金融、商业、艺术、文化、时尚等在内的软实力,而上海,正是能够聚集发展这些软实力的地方。
“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如果上海能够用海纳百川的胸怀接受各种文化,曾经是‘东方之珠’的上海会成为一个世界性城市。”李光耀认为,在未来20~30年的时间里,上海能重新树立它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
但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李光耀举例说,虽然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东京却不是一个世界性大都市,原因就在于缺乏文化的包容性。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认为李光耀对中国的态度一直十分坦率。他介绍说,李光耀在把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岛国变成一个发达国家时就很强调“亚洲价值”,在政治体制上也比较推崇东亚自己的特色,他一直关注中国的崛起。
“李光耀的一些治国策略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决策者。”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科学系博士郭继光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过新加坡后就表示‘新加坡社会秩序好,管得严,管理得好’,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不仅包括经济发展问题,而且包括行政效率与社会管理问题。1994年,在李光耀先生的直接推动下,‘苏州工业园’项目开始启动。苏州工业园成为新中之间最重要和最值得骄傲的合作项目。”
郭继光认为,李光耀还是中国事务最冷静的观察者,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认定中国必定崛起,并将重新塑造世界格局;到了90年代,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和国力增强开始感到不安。但李光耀仍然深信中国不希望与周边国家产生对抗,因为政治对抗对经济发展是毫无好处的,中国必将和平崛起。
昨天,李光耀还接受了复旦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李光耀”,共找到
119429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