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俄罗斯对世界各国的军售都有相当的保留。借鉴外国经验,形成自身的强势军事工业才是发展我国国防事业的长远之计。
俄罗斯《新消息报》5月12日的一则报道称,俄联邦安全局勘察加分局和海关部门近日制止了一宗向中国出售俄废旧“华沙人”型潜艇的交易。经查实,潜艇上有不应输出到境外的机械设备。
从表面看,俄罗斯方面有点小题大做:一则因为所出售的潜艇根本就是旧货,俄罗斯出售废旧潜艇有无数的先例,美国,印度,朝鲜,日本,乃至西方的个人都曾是俄罗斯旧潜艇的买主;二则即便是现役的“基洛”级潜艇本身也是俄罗斯大量出口的产品,比如说中国海军就有数艇是从俄罗斯购买回来的全新“基洛级”潜艇,就算是同级同型的“华沙人”也频频“外嫁”,2004年俄北方舰队所属的“卡卢加”号柴电动力潜艇就计划卖给印度。
即将同级同型的全新潜艇或者现役潜艇都可以或出售或租借,并且中国就是拥有该型潜艇的国家之一,那么一艘废旧的同级同型潜艇上究竟还有啥值得向中国保密的装备和技术呢?
俄方的解释有以下几种:被扣留的“华沙人”型潜艇不是什么对外保密的武器装备,问题在于潜艇设备中有6架鱼雷发射器没有申报,未获得出口准许。其次,发射器本身不是秘密,但与“旋转架”(发送鱼雷的装置)一同出售,就严重违反了国家规定。通过“旋转架”可以测算出潜艇发射鱼雷的速度,这已经属于保密的范畴。太平洋舰队的一位军官还说:“每艘潜艇及其部件——从涂层到螺丝钉的制造工艺都属于国家机密。正是得益于线形设计、涂层成分、螺丝钉形状和制造工艺,‘华沙人’才成为低噪音潜艇。许多国家不惜重金想要搞到这些秘密。”显然,俄方所说的上述设备是中国购买的“基洛”级潜艇所没有配备的!
事实上,俄罗斯不仅对华军售如此,对全世界各国的军售也都有相当的保留。首先,俄军售只限成品军备不售技术,以维持其未来的巨大市场和避免“潜在威胁”。其次,所售的同级武器的关键性作战系统在外售时往往被有意“精减”。以售给印度的“卡卢加”号潜艇为例,它在交给印度之前由北德文斯克“明星”造船厂进行了维修和改装。改装中,更换旧的零部件是必需的,一些部位翻新也是必要的,但就在这些“必要”的改装翻新中,“敏感”或者“机密”的武器或其他系统都被拆除了。第三,出口型的武器装备与自用型的质量也有差别,以俄售给印度的苏-30MKI为例,在俄罗斯飞得非常出色,而到印度却是“严重水土不服”,发动机问题尤其大。印度早在引进米格-29也不例外,当时随机进口的188台备用发动机中有139台质量不合格,占总台数的74%!
旧潜艇被扣和印度俄制武器装备的“遭遇”提醒了近年来引进先进俄制武器的世界各国军队。在引进武器提高战斗力的同时,在如何消化借鉴先进武器问题上不能掉以轻心。中国有关专家提出了“摸”、“养”、“用”、“改”四字经:摸透装备性能,合理养护这些装备,有效使用进口武器,最后上升到改进进口武器性能。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武器买来之后,如何保证有效地使用,在维护和使用上不受制于人,避免出现尴尬局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经有过几次大规模从国外引进武器装备的举措,我军历史上的或现役的不少主战装备,如59式主战坦克、歼-7战斗机、R级潜艇等都是根据我国国情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和仿制的。中国发展自己的国防事业,引进外国先进装备固然重要,但是从研究、维护、使用和开发等多方面,形成自身的强势军事工业更是根本性的长远之计。(来源: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