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区文体局调查人员连称可惜 省委党校老教授坐在残存的砖垛上泣不成声
晨报讯(记者 何骞)前夜,中国抗日战争鸣响第一枪的地方———沈阳“北大营”最后的历史遗迹———一间保存完好的马厩在抓钩机的轰鸣中被拆毁了。
昨天,本报的报道引起了沈阳市大东区区长曹振家的高度关注,他立即指派大东区文体局的工作人员前往施工现场调查此事。可是就在走近现场时,记者发现前日仍存的马厩已被夷为平地……
文体局官员连称可惜
“19号晚上9点多,施工队突然派了辆抓钩机,不一会儿就把它铲倒了。废砖头被装了满满一卡车运走……”在现场施工的一位穿着迷彩服的工人回忆说。
昨日,记者在施工现场再次见到了现场施工负责人张先生,为何连夜拆除青砖房,他在一笑之后未作任何回答。
“就这样被拆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大东区文体局的一位官员说。
在离施工现场不远的河滩地上,记者看到马厩大量的砖体被抓钩机抓成一段一段的。
“老革命”61年前在此悼念国耻
85岁的孙世箴老人在建国前一直从事“地下”工作,这位老人昨日在施工现场一直叹着气,他说在他的记忆里,“九一八”与北大营是一段冲不去的痛苦记忆。
孙老的上级是当时我党在辽南地区的负责人田贲,1944年他们以游览为名,骑自行车前来北大营悼念国耻。“北大营营房用的砖就是这种青砖。”孙老回忆说。
老教授质问遗迹为何未被保护
“北大营没有毁于日军的炮火,却毁于当代的施工建设!”78岁的辽宁省委党校教授张一波坐在残存的一堵砖垛上,泣不成声。
“今年恰好是抗战胜利60周年,我们没有保护好历史遗迹啊……”
针对北大营遗迹始终没被列入保护范围一事,张一波质问:这么重要的一处抗日战争历史遗迹,为什么政府没有把它记录在案加以保护。对此,大东区文体局的官员们表示有关部门对此确实不知情。记者一直未能联系到大东区主要领导。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表示,愿意收藏一块残垣,以此来作为对北大营永久的纪念。
声音:
遗憾 历史遗迹被拆
晨报讯(记者 何骞 )昨日,本报关于北大营最后遗迹即将被拆的消息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昨早读者们纷纷致电本报表示如此重要遗迹应该保留,在记者告知遗迹已经被拆后,读者们都表示了深深的遗憾。
国内一些大型网站纷纷转载本报昨日报道,很多网友也回贴,在深感惋惜的同时希望类似事件不要再发生。
在北京,著名爱国人士王锦思发出号召:“南京亚洲最大的慰安所旧址遭遇拆迁,现在中国抗战开始的地方——沈阳北大营又彻底消失,这是每个国人的耻辱,我们应该集体反思,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如此‘见利忘义’。”
短评:
保护和开发并非“死敌”
北大营没能等到大东区文体局来查看,一夜之间化为瓦砾,它成了发展经济的牺牲品。
几十平方米的北大营残存的最后遗迹与16万平方米的汽车项目用地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开发商稍稍改动一下施工方案,那么记录“日军侵华这段民族之痛历史”的特殊符号与开发收益将会两全。
经济发展和遗迹的保护不应是完全对立的,应是社会共构的基本因素。文/何骞 摄影 贾民
来源:华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