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摄影师解海龙和三位代言人在一起 摄影/本报记者 王卫
本报讯 希望工程三个家喻户晓的形象代表“大眼睛”、“大鼻涕”和“小光头”,如今已经长大了。昨天上午9点多,他们首次一起回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办公院内,看望在这里工作的“亲人们”。
“大眼睛”名叫苏明娟,今年大学毕业的她,目前已经被安徽省一家银行录用。她的安徽老乡“小光头”名叫张天义,现在是江苏盐城工学院大二学生。穿着军装的是“大鼻涕”,来自河南新县的他叫胡善辉,目前是济南军区后勤部队一名志愿兵。
“‘大鼻涕’在希望工程中被使用的频率,绝对不亚于‘大眼睛’,但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他是谁。”解海龙说,“‘大鼻涕’的拍摄纯属偶然,而且还是偷拍的。”1992年,解海龙到大别山用镜头进行农村教育状况调查,路经河南新县八里畈乡王里河村时,发现距路边200米处有两排破败的教室,里面的孩子在大声地读着“山、石、水”等。
“我发现有个孩子读得特别卖力,他皱着眉头,流着鼻涕。”这让解海龙非常感动,偷偷地连拍了三四张,“当时走的时候并不知道那个孩子叫什么,后来才知道他叫胡善辉。”解海龙讲述这些的时候,三个孩子都在认真地听着,就像当年他们渴望读书一样专注。
“大眼睛”、“大鼻涕”和“小光头”因为他们渴望读书的形象,打动了成千上万的炎黄子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4年年底,希望工程共资助了贫困学生275万名,援建希望小学11888所,海内外累计捐款达到27.3亿元。
作者:邓兴军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希望工程”,共找到
10,460,535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