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珠峰大本营5月22日电题:珠峰高程测量的三大疑问
新华社记者张景勇
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22日成功进行了峰顶测量,取得决定性胜利,但不少人仍对这次测量活动充满各种各样的疑问,记者为此采访了珠峰高程测量领导小组成员、现场指挥人员以及在各个测量点作业的测绘人员,他们对主要的三大疑问给予解答。
为何登顶成功还不能马上公布测量结果?
8848.13米的珠峰“身高”是否会改变?目前谁也无法回答,因为登顶测量成功只是取得一手的测量数据,并没有得到珠峰的精确高程。
登顶测量成功虽然在整个珠峰高程测量环节中非常重要,但还要对取得的数据分析处理,在理论研究、严密计算和反复验证的基础上,才能最后确定珠峰精确高程。
这次测量除采用1975年时的传统测量方法外,还采取GPS测量系统。传统测量方法,就是把高程引到珠峰脚下,再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测定珠峰高程。当精确高程传递至珠峰脚下的6个峰顶交会测量点时,通过在峰顶竖立的测量觇标,运用“勾股定理”的基本原理,推算出峰顶相对于这几个点的高程差。最后,通过进行重力、大气等多方面的改正计算,确定珠峰高程。GPS测量,则是将GPS测量设备带至峰顶直接获取数据,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复杂计算取得珠峰精确高程。
在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气压、重力等多方面原因会产生误差,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来消除误差,以得到精确的珠峰高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然后还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如果顺利,地球的确切“身高”有望在今年8月向全世界公布。
为何登顶测量日期一再推迟?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非常简单:天气恶劣。
按照珠峰高程测量计划,登山测量人员要携带仪器设备登上珠峰峰顶进行测量。这则需要“看天行事”,气候条件对登顶有直接影响。
然而今年四五月份珠峰地区的天气条件非常不理想,平均气温低,并且湿度小、气压低,非常干燥,七八级风甚至是10级以上大风也不鲜见,降雪还时断时续。这些都表明珠峰地区最近的气候同往年同期相比非常恶劣,对登顶不利。“到了5月,珠峰地区风雪还如此密集,近年来很少见到。”不少具有多年登山经验的专家认为。
正是由于天气状况恶劣,人们期待已久的登顶测量一再推迟,已从最初计划的5月5日,推迟至10日、18日,最后在22日才登顶成功。
在不能确定登顶测量时间之前,其他测绘工作并没有停止,测绘人员努力把其他工作提前完成,以保证登顶测量顺利完成。自4月中旬在珠峰大本营建立测量营地以来,队员们几乎没有过一天休息日。
测量高程为何必须登顶?
在21世纪,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技术,是否一定要登上珠峰峰顶才能测量其高程?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主要出于传统测量方法和GPS测量方法的需要。
传统的测量方法,也就是我国在1975年测量时所采用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需要在珠峰峰顶设立测量标志,专业人员称之为觇标,为下面的测距仪和经纬仪服务,才可以进行观测测量。
第二种是GPS测量方法,GPS测量设备必须带到峰顶,才能得到峰顶的相关数据,然后才可以通过一系列计算得到珠峰高程。
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采用这两种测量方法,可以说是“双保险”,登顶测量的成功则是“双保险”发挥优势的基础,可以确保测量精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