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魔缠身,依旧嗜学如命
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左凡就表现出比同龄人更强烈的求知欲。上小学后,左凡的成绩在班级里一直保持着第一名。由于化疗,左凡的体质非常虚弱,还经常感冒发烧,妈妈让她向老师请假休息。她却告诉妈妈说,上午主课多,她上午上课,下午再休息。
左凡特别喜欢英语。由于爸爸妈妈都不太懂英语,她就自己用录音机一遍又一遍地听。一天晚上,她听着听着就趴在录音机旁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告诉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昨晚学习的英语单词都记住了。左凡非常想拥有一台能够发音的英语电子词典,但是爸爸妈妈没有钱给她买。
左凡还特别喜欢文学。上学不到半年,她就开始读《格林童话》;遇到生词,就自己查字典;查字典还不懂的地方,就自己揣摩。就这样,左凡不仅自己读完了《格林童话》,还能把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住进振国医院后,左凡让爸爸把自己的书包也送进了病房,自己在病房里坚持自学。她还盘算着学校里的课程进度,要妈妈给学校打电话,问老师讲到什么地方了。
家庭的境况,使得左凡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成熟。2004年底,学校搞了一个调查,征集学生对学校的意见。和左凡同去的两个同学都非常紧张,坐在校长办公室里不停地绞着手指,慌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左凡却不紧不慢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对校长说,学校总的环境很好,要是能够再多栽一些树,校园就会更漂亮了。她的发言条理清晰,让老师们印象深刻。
不畏药苦,只因留恋生命
2002年暑假,左凡开始出现发烧、腰痛等症状,到几个医院治疗都不见好转。同年9月,经上海儿科医院做骨髓检测后,左凡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开始接受化疗。几个疗程下来,原来的一头秀发都掉光了。没有了刘海儿,更没有小辫子。看着其他的小女孩把黑亮的头发编成各种花样,左凡喃喃地问妈妈:“为什么就没有不掉头发的化疗?”
2003年化疗结束后,左凡的病情略有好转,开始服用中药维持。脱落的头发又长了出来,妈妈帮她扎成了左右两束大辫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俏皮可爱。在振国医院,左凡喜欢到其他病房里“串门”,还会给爷爷奶奶辈的病友们唱歌跳舞,把爷爷奶奶们逗得开心不已。
救女心切,母亲三度下跪
左凡每天都要服用很多药物。因为病发后颈部淋巴肿大,吞咽药片非常疼痛,左凡就把药片嚼碎后再吞下去。煎熬的中药汤很苦,其他病友吞到一半就会吐掉,但左凡都强忍着咽下去。她说:“药是很苦,但我不怕,我想早一天回到学校,跟小朋友们在一起。”
左凡曾告诉妈妈,她长大后想当一名英语老师。但现在,她说她最想成为一名治疗白血病的医生,解除所有白血病病人的痛苦。
左凡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母亲李娟,下岗后做些钟点工。左凡住院后,钟点工也不能做了。父亲左金梁是原浦东新建机器厂的职工。2004年11月,工厂改制为民营,厂也搬到了奉贤,左金梁也下岗了。现在,左金梁就在奉贤的新厂里做些勤杂和搬运的临时工,每天上下班还要坐4个多小时的班车。一说起女儿,左金梁就忍不住掉泪。“孩子住院后,我恨不得分分秒秒陪着她,就担心以后再也没机会了……”可是他又不能耽误厂里的工作,以免丢了一家唯一的经济来源。
化疗期间,医生提醒不能吃油腻食物,左凡只能吃些清水煮的蔬菜。李娟每天中午都骑车将午饭送到学校。看到其他学生有鱼有肉,而自己的女儿只能吃清水蔬菜,李娟心疼不已。而左凡却装作吃得很香的样子,不让妈妈伤心。
李娟一边讲一边不停地擦拭眼泪,讲到激动处,她忽然一把拉住记者的手扑咚跪下,抬头望着记者的脸:“你们救救这孩子吧!”左凡也在母亲身边跪下来,满脸的泪水。记者赶紧将母女二人扶起。
采访快结束时,医生过来查房。还未等医生走到病床,李娟拉着泪痕未干的女儿又一次跪在了医生的面前:“医生,救救我的女儿……凡凡,医生来了,我们有救了。”医生连忙伸手将她们扶起,并提醒李娟要避免左凡有剧烈的情绪波动。医生检查完毕后,拍着左凡的肩膀安慰她不要担心。正当他要转身走出病房的时候,救女心切的李娟将左凡拉下病床,母女二人再次跪倒在医生的面前……
[记者手记]
据振国医院王振国教授介绍,左凡体质非常虚弱,接受大化疗风险很大。目前,振国医院已经制订了初步的治疗方案,用小化疗辅以中药调理,降低治疗的风险,以稳定左凡的病情。
记者离开病房前,左凡让记者把她的心愿捎给老师和同学。在给班主任老师的纸条上,左凡写道:“老师,我想一边治病一边学习,这样我又可以做你的好学生了。”记者 丁志平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白血病”,共找到
911,849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