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弓II的变革
天弓II型是继天弓I型发展起来的,由于有了天弓I型的经验,天弓II型发展顺利,1989年研制出样机,很快于1990年定型并于1992年开始生产,1994年交付部队。
相比天弓I型,II型作了不少改进。最初问世的型号为直接在天弓I型弹体上增加1级固体助推器,采用85度准垂直发射。但由于发射时的弹体滚转和第一级火箭脱落等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后来天弓II改为单级火箭形式。新的天弓II将天弓I型弹体加长18厘米,弹径加粗。弹内电子元件改用美国提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缩小体积,增加燃料装药量以增大杀伤空域和拦截速度、射程,据称最大射高比天弓I型增加2000米,射程达到200公里。本来天弓II准备使用大推力冲压发动机,但由于研制进度跟不上,最后将此计划推延到天弓III型上了。
天弓II型另一项重大改进是取消了照射雷达,以抛弃在现代空袭兵器及饱和攻击战术飞速发展下已过时的半主动制导体制。天弓II型导弹采用指令修正的惯性制导和主动雷达寻的复合制导方式。导弹垂直起飞到某一高度后,初制导系统控制导弹朝向目标方位按程序转弯。当导弹转向目标平面后,由惯性测量装置和弹道计算机组成的惯性制导系统测量出导弹的实际姿态、速度和位置,将数据交给指令修正系统与地面雷达进行交联,长白雷达通过计算机确定导弹的实时位置,得出导弹的偏移量,校正因风和其它干扰引起的横向偏差,使主动雷达导引头在最佳位置开机,减少导引头捕获目标的扫描时间,以防止被对方雷达告警器过早截获。导引头捕获目标后,长白雷达就此“撒手”,对目标的跟踪由弹上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完成。据推测主动雷达导引头工作在2厘米波段,采用微波单片集成电路以减小体积、重量。
另外,还有消息称“中科院”专门为天弓I/II两型研制了通用红外导引头,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具备复合攻击能力,同时也可提高抗击多目标能力。但目前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为射程100公里以上的防空导弹研制出配套的红外目标指示设备,更无哪种导弹的红外导引头作用距离可达100公里。因此这种消息的可行性值得怀疑。至于有传闻说天弓I/II采用了主动雷达加红外双模导引头,则更难令人相信。至少从目前公布的照片来看,没有发现带有红外侧窗导引头的天弓导弹。
天弓II导弹已在1998年7月和9月进行了两次实弹打靶,2001年少量投产。根据美国和台湾1992年6月达成的一项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美国雷锡恩公司将提供制导系统和技术,由台湾生产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及战斗部等以改进天弓II型,这项协议经费共1.2亿美元。原计划1993年底开始研制,后因经费问题而停顿。之后台湾又同美国达成采购7套改进的防空系统火力单元(包括导弹及发射架)、雷达、作战控站和支援设备协议。以便使天弓II型到2000年具有反战术弹道导弹能力。
◎ 天弓III的展望
天弓III型是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在天弓II型基础上发展的,主要发展其拦截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预计2005年投产。1998年,天弓III型在屏东九鹏基地完成了3次试射,ATBM实弹在长白雷达导引下,以4马赫速度拦截先行发射的由天弓II型改装的导弹靶,并以破片杀伤方式摧毁靶标。随后“中科院”于1999年11月16日公布,天弓III反导型于同年9月以直接撞击方式命中靶弹,这是“中科院”1996年开始的“低层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计划取得的重大突破。
在天弓II型基础上,天弓III型导弹改用了冲压式火箭发动机,射程达到300公里。但如前所述,受地球曲度限制,超过100公里的射程对反飞机意义不大。而若天弓III型的冲压发动机无法使导弹的速度超过4马赫,则难以拦截高超音速的弹道导弹,而对于一般导弹而言,也鲜有飞这么高、这么快的,因此便是性能上的浪费。而若无法实现燃料固体化,则在后勤维护上存在相当的困难。因此,有迹象表明天弓III型的冲压发动机可能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借防空型的天弓导弹研制一种战术地对地导弹。
目前,美国海军的“协同作战能力”(CEC)计划使用空中的预警机发现、确定目标,通过数据链可使宙斯盾巡洋舰在完全看不到目标的情况以主动导引的标准SM-III防空导弹下攻击地平线以下的目标。台湾对此很感兴趣,正在对可行性进行讨论,但要付诸实践,恐怕还是要等到2010年美国的CEC计划实现以后才能得到相关的技术转让。
◎ 浅析天弓的反导效力
作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弓系统对台湾建立反弹道导弹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台湾当局企图通过参与TMD、采购爱国者PAC-3和发展宙斯盾的台湾版——天弓II系统及相关预警系统,配合已从美国购买的爱国者PAC-2型导弹和台湾正在研制的天弓III型导弹构建反导防御体系。但实际上,TMD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它的技术尚不成熟,10次高空拦截只有2次成功,对导弹的初始段、飞行段、再入段的拦截还有许多难题没有解决,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方法和公式都没有找到。再者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目前的拦截试验都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离实战还有较大距离,虽然爱国者PAC-3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拦截了多枚战术导弹,但那只是弹头和弹体不分离的早期型号,对射程远、速度大、末端弹头-体分离且伴随干扰和机动的新型战术弹道导弹,TMD要形成战斗力尚需时日。此外,台湾海峡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也会影响反导系统的发挥。而且前面提过,天弓II型系统的雷达和导弹制导方式都比美俄同型导弹更适合反导,其母型美国海军的宙斯盾雷达也多次展现了反导潜力。且S波段的探测距离远比C波段的爱国者MPQ-53雷达来得远,可以更早探测到弹道导弹,也就能延长导弹拦截的距离。但3型中唯独天弓导弹不具备反弹道导弹能力,这里面不免发人深思。其实反导的关键在软件上,可美国却偏偏不提供这些软件和算法。只要台湾能够得到有关的软件,知道如何增强导弹预测交汇点的能力以确保斜前方交汇,天弓的反导能力就能得到相当提升。否则,必须从多次的试验中积累经验,自行推算出一整套的方法,这样费时费力还费钱。难怪美国要拉台湾加入TMD为它分担一些研制、试验费用,但最后却只答应把成品(爱国者PAC-3)卖给台湾,传家之宝,何以示人?所以,台湾要想建立自己不受制约的反导体系,困难重重。
◎ 军事实力竞争是综合实力竞赛
台湾本岛的几座天弓导弹阵地,掩护了大部份西部人口密集地区。台湾军方认为:天弓导弹可保持24小时战备,可同时迎战上百个目标,如解放军空军想在地面摧毁台湾机群,则势必被大量的天弓导弹消耗飞机和飞行员,台湾空军则凭借天弓导弹保存实力并获得时间遂行“战略持久”的疏散行动或“战术速决”的集结兵力,以待机反击。一言以概之,天弓导弹是“台独”分子们自保的重要法宝。但请不要忘记,防御一方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进攻方完全可以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欺骗,然后在意向不到的时间、方向上发起攻击。伊拉克的核反应堆防备可谓严密吧,照样也被以色列空军摧毁。或者在必要的时候,对这几个威胁我作战顺利展开的天龙阵地用上一些比反辐射导弹、炸弹威力更大的武器,天弓导弹纵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化为一堆废墟。
军事实力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赛,近年来,祖国大陆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加,人均生产力持续提高,国际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持续增强,台湾纵以重金取得一些先进武器,但和大陆飞速发展的实力相比,它的军事、工业实力只有愈来愈居下风。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恐怖的海峡》中也承认,到2005年,大陆和台湾双方军事实力将持平,而到2010年,大陆将全面超过台湾!连他们的美国主子都这么认为,那么台湾陈水扁当局梦想以武力拒统,和大陆进行硬碰硬的武力竞争,这岂非痴人说梦?
天弓导弹发展大事记
天弓导弹的发展由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负责策划实施,最早可以上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进行多项试验性的研究后,于1982年正式开始。
1982年3月“中山科学研究院”第二研究所正式启动“天弓”计划。
1984年4月天弓I型红外导引型开始研制。
1985年3月22日天弓I型导弹飞行实验弹(无战斗部和导引头)试射成功。
1985年7月19日天弓I型导弹测试弹(无战斗部)命中靶机。
1986年3月26日天弓I型导弹全功能战备弹(具备完全作战能力)试射成功。同年9月,《远见》杂志实地采访“中科院”,并公布了一张加装火箭推进器的早期型天弓II导弹的飞行照片。
1986年4月17日采用红外导引头的天弓I导弹成功拦截超音速飞行的霍克导弹。
1986年7月18日中山科学院证实天弓I型导弹的电子组件精密程度远远落后于爱国者导弹。
1986年10月9日在台北松山机场外贸展览馆首次举办的“国防科技与兵工生产展”会场上,“中科院”展出了天弓I型导弹的四联装发射车、操控台、导弹的部分实体和连续波照射雷达。
1987年10月11日台湾当局领导人蒋经国视察湖口“侨泰”演习,天弓导弹的相控阵雷达车首度出现。
1988年8月17日台湾“国防部”宣布长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研制成功。
1989年9月29日“中科院”将天弓导弹系统移交给陆军,成立实验连,天弓导弹系统全部诸元首次公开。
1991年11月19日部署天弓导弹的天龙阵地首次在“第一届台北国际航太科技展”上公开。
1992年1月14日美国媒体透露,美国同意向台湾出售爱国者导弹零组件。
1992年10月28日台湾“国防部”宣布天弓天弓I/II型导弹系统开始生产。
1993年上半年天弓导弹完成作战测试,发射7枚,命中5枚。
1993年9月30日第一个天弓导弹连在台北县三艺区部署成军。
1994年底第二套在高雄县大冈山担负战备。
1996年第三套在高雄县林园担负战备。
2000年3月天弓II型导弹进驻东引东小岛,与先前在此的天弓I型形成混合配属。来源:军事论坛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天弓”,共找到
30,90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