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胡晓琼)2枚、7枚……20枚……114枚!
几天来,沈阳市大东区第五粮库工地,继21日挖出50余枪支后(本报22日曾报道),陆续又挖出大量各种炮弹、手榴弹,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时,已有114枚炮弹“出土”。
据了解,一次性挖出这么多数量的炮弹在沈阳市尚属首次。
“是炮弹,炮弹,快停下来!”
22日中午,第五粮库工地清理工作正紧张进行。一辆抓钩机不停地挥动铲子,“怎么这么硬呢?”抓钩机驾驶员心里正纳闷,“是炮弹,炮弹,快停下来!”一名工人大喊道。
工人们用木棍拨开泥土,两枚沾满泥土、锈迹斑斑的炮弹出土了。
当地派出所民警和大东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都赶到现场,并围上了警戒线。因担心炮弹被捡拾者拿走误伤群众,治安大队和派出所民警在工地现场整整守了一夜。
当天,挖出7枚炮弹,至23日共挖出20枚,都已被运走。
据工地负责人介绍,挖出的炮弹与先前挖出的枪支不同,分布得比较散,范围在五六百平方米内,有时是七八枚堆放在一起,有时是二三枚。为了安全,他们先用金属探测器扫一遍,再让抓钩机进行工作,然后再用金属探测器扫一遍。
炮弹装车用了一小时
昨日,记者赶到工地现场,大东区公安分局姜副局长、治安大队姜大队长、曾教导员均在指挥挖掘。10时许,共挖出炮弹107枚:迫击炮弹、尾翼稳定穿甲弹、130毫米榴弹……均是极具杀伤力的炮弹,此外还有手榴弹。
一枚枚的炮弹依次排放在地面上,有些上面还有引信。“如果遇到撞击,这些炮弹仍然可以爆炸,而且威力不减。”曾教导员说。
为了将炮弹安全地运到沈阳市公安局爆炸物品仓库,摆放炮弹必须十分谨慎。工作人员先在小货车上铺一层细沙土,炮弹排放上去后,又覆盖上一层细细的沙土,保证每枚炮弹之间都没有接触。87枚炮弹、手榴弹整整装了近一个小时,为保证司机的安全,最后在驾驶室后还挂了一张防爆毯。
到记者截稿时为止,工地又挖出7枚炮弹。
“这里曾是弹药仓库”
54岁的王广兴先生,父母早年就住在第五粮库房附近。“我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都不让放鞭炮,因为这里有一个存放枪支弹药的仓库。”王广兴说,父亲讲过那时还有岗楼,后来“文革”时期都没有了,好像是建成了现在的第五粮库。
“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副会长、民间收藏家詹洪阁从时间上来分析,“日伪”时期的可能性较大。
某军区原参谋长、军事学专家王辅表示,从挖出的炮弹上来看,属现代武器,且炮弹中重型武器较多,从而可以判断是军队的武器,而非民间组织。进一步分析有两种可能:一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活动时间和范围都较广,那时留下的;二是1945年日本投降时,战败仓皇逃走,将枪支弹药进行了掩埋……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根据炮弹类型,初步判断有可能是“日伪”时期或奉系军阀时期的。
某军区原副司令员南启祥则分析说,“从挖出的炮弹数量上来看,应该是一个临时供应的弹药所,而非弹药库,主要为附近的部队供应武器;同时不会是驻军,如果是驻军武器就应该很统一。”
(有图片2张,摄影 吴晓天)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日伪”,共找到
13,103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