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
圆明园“历史遗留问题”都将妥善解决
湖底铺防渗膜、湖心岛出租给私人、万春园内建别墅区,近两个月来,有关圆明园涉及的园林、生态、文物问题,成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昨天,圆明园主管单位———海淀区政府和市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正面回应圆明园事件。发布会由海淀区副区长于军和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主持,会议持续了一个小时。圆明园管理处新闻发言人朱红也出席了发布会,但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会议主办方给100多位与会记者提供了两份材料:“圆明园遗址保护取得历史性的成果”和“科学开展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工作”。材料上写着,“圆明园基本完成了‘迁出去,围起来,管起来’的历史任务。”“目前环境整治工程已进行了前期考古、清运渣土、遗址保护、清理湖淤、整修驳岸、湖底防渗、整理山形、调整植被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工作,整治工程在文物遗址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发布会后,只有少数几家中央媒体得到了提问机会。很多记者在散会后把于军包围了起来。面对媒体,于军没有再回答任何问题,而是在工作人员的簇拥下迅速离开了会场。
发布会后,记者又来到湖心岛。与前次相比,湖心岛四合院没有任何变化。园内的工作人员称,湖心岛现在已没有人居住了。
有关部门首次回应圆明园事件称:湖心岛房客已搬离,万春园别墅问题将妥善解决, 环评工作进展顺利
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在发布会上说,2000-2004年,北京市政府投入近4000万元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了保护。在一个单项的文物保护单位上投入这么多专项经费,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从1900年八国联军第二次洗劫并废弃圆明园,到2000年完成对圆明园整体的保护规划过了整整100年。在此期间,圆明园遗址曾经历了废弃、散失破坏、被占用3次大规模的破坏。“而由于人们对文物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已经失去了对遗址保护的最好时机。”
孔繁峙说,如今我们看到的遗址已不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的遗址,而是后期破坏的残状。“从文物角度看,我们希望圆明园的遗址最好冻结在被英法联军烧毁的状态。”
孔繁峙表示,目前圆明园遗址保护仍面临两大矛盾。一是占用和遗址保护的矛盾。在整个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占用圆明园土地的曾有14家企业、700多户农民。虽然大部分已经迁出,但至今仍有遗留问题等待解决。
“遗址保护与公园建设的矛盾则更为突出。”一方面文物、历史、教育、水利、园林等11个方面的专家都从不同行业提出保护建议,他们之间对保护问题就存在很大分歧。另一方面在发挥遗址展示价值,同时满足游人需要的操作保护与建设中也存在巨大的矛盾。
文/本报记者 陈琳 罗丹 黄涛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