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见解不全面 专家:希望引起科学讨论
本报北京1月4日电(记者 张东操)“肆虐京津的是‘尘暴’非‘沙尘暴’,干涸湖泊是祸首。”本报1月2日刊登了一些科学家联合给本报的来信,提出了他们对于京津风沙源治理的新见解,引起了广泛关注。京津周边风沙源治理状况如何,这些专家的建议是否值得采纳,记者为此采访了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这些专家对京津周围治沙的求索态度值得赞赏。”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主任刘拓在记者采访前看了本报这则报道,他表示,这些专家的建议提出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过,他认为这些专家治沙的见解并不全面,而且干涸湖泊并非京津沙尘暴的祸首。“目前京津风沙源正在得到综合治理,”刘拓说,“治沙的整体布局是经过多年探索形成的,也经过了众多专家广泛论证。”他同时认为,肆虐京津地区的是“沙尘暴”,这个说法也是综合了很多专家的意见。
据了解,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自2000年6月开始进行试点,去年开始全面实施,并成为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该工程通过采取多种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治理沙化土地,减少风沙和沙尘天气危害,计划用10年时间最终使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有明显的改观。
这项工程建设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省区市,规划营造林总面积约1.1亿亩,恢复和治理草地面积近1.6亿亩,保护草场8500多万亩。
刘拓认为,京津地区的风沙主要起源于周边的农牧交错区、农耕区、退化草场、沙地以及河谷区。其中河谷区就包含了干涸湖泊,但是干湖只是风沙问题的一个方面,并非问题的主要矛盾。目前,对于京津风沙源治理采取了退耕还林、草地改良、小流域治理等综合措施,只有这种整体布局和综合治理才能逐步恢复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减少和防止京津地区的沙尘天气。“京津周围的干涸湖泊问题并不是很明显。”刘拓这样表示。而且,对于干湖也在采取综合治理,比如阿拉善地区的右居延海过去干涸,现在引入了水源,周围的生态正在逐步恢复。
肆虐京津的是“尘暴”非“沙尘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是提出这项建议的专家之一。他今天向本报记者表示,他们是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之后才提出这项建议的。京津地区的沙尘暴主要是尘暴,而那些干涸湖泊是尘暴的主要发源地,从地质学上来看,这个看法应该没有什么好争议的。也许,从当地来看,沙化是主要问题,但从京津地区的角度来看,干湖则是主要问题,沙地相对就不那么重要了。至于退化草地,只要禁牧,一两年内生态就可以逐渐恢复,真正难以治理的倒是干湖。
“科学是不怕辩论的,我们倒希望相关专家能共同来讨论,可以争论。”韩同林表示,他们正在组织专家来探讨干湖治理问题。而且,他们已经初步拟订了一个治理干涸湖泊的现实方案。“干湖是京津沙尘暴治理的关键,而且也是难点。”韩同林说,“希望通过有效的治理措施,能够在2008年之前让北京不再饱受尘暴之苦。”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沙尘暴”,共找到
645,465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