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年以后,闽南人在描述闽南三城联盟历史的时候,2005年的6月10日至12日将是一个关键时间段。
正是这个时间里,厦漳泉联手打造的闽南人居展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第一届福建闽南人居环境展示会。
2005年的这次盛典,被官方认为是厦漳泉城市联盟迈出实质性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本就是一个文化同源、经济共荣的三角区域,2004年7月30日,厦门、泉州、漳州三地政府正式签署了《厦泉漳城市联盟宣言》,闽南金三角的城市建设就此走向融合,城市联盟也因此成为了2004年末频频出现在闽南三城政府部门会议上的词语。
人居环境的好坏,标志着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强弱,此次活动的主办方认为,在人居环境主题上,三地市有着深远而稳固的闽南文化基础,拥有广阔与共同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目前,城市联盟实施步伐不断加快,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区域竞争力意义十分重大,这将带来人居环境的共同改善和城市运营水平的共同提高。
换个通俗的说法则是,三城的老百姓,将借着城市联盟这股东风,让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舒适、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而城市联盟这台好戏,也将因为三城人居环境实质性的对接而渐入佳境。
在闽南您住得爽不爽?(调查上篇)
住在闽南,您感觉如何?5月25日起,本报在本报网站上(www.hxdsb.com)推出了闽南人居环境调查问卷,两天的时间里,共有100多名三城居民参与投票,其中泉州投票率40%,厦门、漳州各30%,有50%以上的票数认为,闽南邻里关系融洽、不排外、购物方便。
除了网上问卷调查外,本报记者还采访不同职业、年龄层次的三城居民,对城市人居满意度进行随机调查,“闽南气候温和、文化积淀深厚,适合创业、生活”是老百姓对闽南整体的评价,同时也有不少市民毫不客气地对自己居住的城市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所有的“爱与怨”,归根结底都是出于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
泉州:埋头赶路的城市
城市底色:红色
价值取向:爱拼才会赢
调查结果:先说说软环境——在邻里关系方面,53.6%的网民认为泉州的邻里关系很融洽或者比较融洽;认为不融洽的只有两成左右,这和我们在访问中了解到“大部分人认为泉州是个人情社会”相吻合;在排外方面,56%认为较排外或者比较排外;认为不排外的占17%;在政府办事效率方面,网民给出的评价也不高,14.7%认为很满意或者较满意;48.8%不满意,其实,政府的工作有很多老百姓看不到的繁琐,也许,政府和老百姓多沟通,这个误解就会解开了;另外,还有泉州的创业指数一直是大家比较认可的,44%的网民认为较合适或者合适创业;24%认为不合适创业。
人居建设硬环境方面——泉州的交通,一直都是各方公认的老大难问题,调查中,认为出门坐公交车或者打的不方便的网民占到36.7%,近4成;当然,有31.7%认为很方便或者较方便;在周边的道路、自来水、垃圾处理以及公园绿化等基础设施方面,44%认为不满意,认为满意或者较满意的仅占两成;当然这和泉州人喜欢与邻居厦门相比较的心态也有关系。
不过,政府正在不断努力改善泉州的人居环境,老百姓也都是看在眼里的,在这几年的人居环境变化速度上,73%的网民认为泉州变化很大或者较大,认为不大的仅占2%;大多数人认为,泉州的人居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好,而且这种变化的速度还挺快!
调查点评:红色代表激情与活力,无论是外来的还是本地土著,都认为这是一个适合打拼创业的城市,对休闲娱乐不太关心,大多数人最热衷的是“做生意、挣钱”。这座城市有钱人不少,但并不贪图享受,而是埋头赶路,以期“挣更多更多的钱”。
市民印象
都卫国(安徽人,34岁,某公司管理人员,来泉已经5年,给泉州的人居环境打70分)——
我觉得泉州民风还是比较淳朴的。泉州人的家族和宗亲观念由此延伸,泉州人,特别是老城区内,邻居关系也很融洽,光是这一点,泉州的人居环境就挺不错。
按说,在一个商业气氛很浓的地域,应该是钱的味道会比亲情的味道浓厚一些。不过我的泉州朋友,不管是住套房还是住别墅,几代同堂的挺多,三代同堂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场景经常能看到,这让我很惊讶。
仔细分析泉州人的家庭结构,相当符合“孝”的传统。由此外延,旅居海外的泉州人,回乡访亲、投资,对本土的宗亲观念也很强。
不少人喜欢拿泉州和厦门相比,觉得泉州人排外,我倒觉得那是对非本土化价值观的排斥。众所周知,泉州人敢拼、爱拼,他们不喜欢一部分外地人,是觉得外地人身上没有具备这种精神,一旦发现哪些外地人里也有这种精神,马上会很真诚地与这些人交往,并且成为“哥们”。这也正是很多人认为泉州适合创业的原因,事实上,如果一个地方真的非常、绝对排外,怎么可能成为创业乐土呢?
廖欲晓(老泉州人,40岁,西街某药店老板,给泉州的人居环境打60分)——
从小在西街长大,对泉州老城的感情,那没法形容。我自己的生活圈子可以用5分钟概括:以自家为半径画圆,菜市场在右边、电影院在对面、学校在后面、买衣服在隔壁(虽然不是名牌)、开元寺是后花园,家里还可以装宽带,这么方便的居住环境当然不错了。如果说有什么不方便的,那就是西街现在还没有K歌的地方。
说正经的,那些住在新区的人们可就没有“5分钟生活圈”这么方便了。如果现在让我住到刺桐路以东,看病、小孩上学等都是麻烦事,还是要返回到老城区来,就连看场电影也是如此。
给泉州的人居环境打分吧,满分100分,我只打了60分,刚刚及格,虽然生活很方便,但也只是满足基本城市生活要求,离理想状态还是有差距的。
曾文平(晋江人,75岁,离休干部,给泉州的人居环境打80分)——
看,泉州现在不管是市区还是县市,都是一派繁荣的建设情景,这个城市真是朝气蓬勃!
我住在金山社区,从阳台上往下看,就是茂盛的树木和花池,平时四周都很安静,还不时有小鸟飞到阳台上。社区里老年伙伴不少,我住得很满足。
泉州现在的小区建设非常快,金山算是泉州市区内比较早开发的社区,与新建的社区相比,在外观、环境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但我始终觉得社区各方面的服务比较好,晚上又很安静,周围住的又都是老伙伴,这样的环境就是我需要的。
打80分,高吗?一点都不高。
范绍景(福建三明人,25岁,某公司管理人员,来泉3年多,给泉州的人居环境打80分)——
泉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例如,几年前还“很荒凉”的刺桐路,现在竟然开始堵车了。老市区更是堵得一塌糊涂,加上停车场也偏少,我住在泉州市区儿童医院附近,下午4点以后,基本上是不敢开车出门,宁愿骑自行车或者搭公交,有时候干脆走路,因为路上堵,回到小区又找不到车位!
就拿最近的一次来说,我到旧车站办事,办好事情后,正好是下班高峰期,在市标那里就堵了十多分钟,终于拐到温陵路上了,队伍长龙比市标那里还可怕,温陵路与涂门街交接处的红绿灯,左拐非常艰难,红绿灯已经交换4次了,车子还在路口爬呀爬。
一想起这个事情我就来气,不然泉州还是可以多打一些分数的。
不过,大泉州的蓝图还是很诱人的,整个城市东移后,泉州的人居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所以,不管怎样我肯定会选择留在泉州创业。
厦门:一支温柔的小夜曲
城市底色:蓝色
价值取向:生活,是用来享受的
调查结果:6成的网民认为厦门的邻里关系很融洽或者较融洽,比泉州略高一点,难怪不少人认为,热情好客是闽南人的通性;另外,4成的网民认为厦门人不排外,当然,认为很排外、较排外的也不低,占到3成;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认为不满意的占3成;一提起厦门,人们的自然反应就是安逸、舒适的居住环境,但是,太安逸有可能导致拼搏氛围不浓,只有2成网民认为厦门很适合创业,认为不适合创业的,则占到了35%。
厦门公交车之发达,在福建省内是有口皆碑的,体现在调查上,6成的网民认为出行很方便;只要15%认为不方便。另外,55%的网民认为厦门这几年的人居环境变化大。
调查点评:蓝色代表安静与深沉,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从第一眼开始爱上她,因为这确实是一个适合养生的城市。在厦门的街道上,人们的脚步都不快,就连迎面而来的海风都那么恬静。
市民印象
罗莲(龙岩人,30岁,某贸易公司老板,来厦门已经8年,给厦门的人居环境打80分)——
良好的人居环境成就了我的事业,厦门的城市包容能力成就了许许多多像我这样来厦门创业的外乡人。
厦门的城市太干净了,整洁得叫人心慌,周末在美丽的环岛路上,开开车兜兜风,休闲地享受生活,是所有在厦门生活的人的最大乐趣。不过,最让我感动的,是厦门宽厚的包容能力。
比如,外地人来厦门,问路非常方便,即使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你问她一个偏僻的住址,她都恨不得亲自带你去,这种感觉真的很好。要说到城市人居的满意度,就是这种氛围,让我不知不觉就依赖、爱上这座城市。
陈怀华(四川人,35岁,媒体工作者,来厦已经10年,给厦门的人居环境打85分)——
厦门,最牵动我心的,还是湖上那浩渺的烟波。
每到周末,我总要邀上几个同行,来到金榜山,攀岩而上,在金榜钓玑的尽头处摆一张茶几,冲一壶茶,三四个小时就在这样的闲暇中飘然而逝,我们管这叫鹭岛人间。
我四川老家成都,给人感觉也很悠闲,但这种悠闲跟厦门不一样,厦门的山水、建筑,看着都安逸闲适,不知觉地就会稍做停留。
每当傍晚,和妻子一起,沿着湖一侧的垂柳散步,看一旁酒吧一条街的灯火阑珊,真的很写意。如果有一天,我能在湖两侧买下一个居所,那就太美了。
陈海方(厦门人,25岁,小学教师,给厦门的人居环境打80分)——
厦门人的脾气很温和,特别是厦门男人,但有些时候,太温和反而显得有些软绵绵的、没有性格,所以这就是我扣20分的原因。厦门人的闯劲和拼劲,真的不如泉州。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厦门好。
毕竟是上班族,过的是普通的居家日子,厦门最让人满意的,是四通八达的公交车。我住在厦门岛内的前浦,厦门人都知道,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居住社区。据说,每天早上,有四五万人从这里出发,到岛内各地去上班、上学。能把这么多人,都准时送到岗位上,厦门公交真的很不错。
N郭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