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解禁”的呼声或许并没有之前人们想象得那么高,这是对《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在首都之窗网站上征集的意见统计后得出的结论。截止到今日6时,共征得网民意见909条,其中反对“解禁”的呼声共有450条,占总意见比例的49.5%;明确表示赞成“开禁”的意见共有273条,占总比例的30%。
在网上征集市民对于燃放烟花爆竹是否应该“解禁”的统计结果终于“揭锅了”。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反对“解禁”的竟然占49.5%,而拍手叫好者却只有30%。
怎么回事?不可能呀?这怎么和很多人的想法不一样?这恐怕是人们对这一结果的第一反应。其实,网上反映的意见应该是真实的,所统计的数字也不必怀疑;和很多人的想法出入忒大,恐怕“大”就“大”在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网络,而另一个却是下里巴人的民间。
先看此次征集意见的总数,竟然只有可怜的909条———这对于一个拥有140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是不是也太不成比例了?我们应该知道,本市并非每一个家庭都有电脑,而且拥有电脑和能够上网也是有区别的;即使上网,每一个上网者的目的也各不相同。而真正浏览网络新闻、关心时事、关心社会公共事务者所占的比例恐怕更小。由此可知,在网络搞民意调查,尤其是在并非网民频繁光顾的网站进行调查,其所得出的统计结果也只具有“网络意义”。
再来具体分析目前喜欢上网、喜欢参加投票的都是哪些人。其中,年轻人恐怕占绝大多数,而在校学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很可能又占多数。大家都知道,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户籍并不在北京,寒假过年的时候也不在北京,如果这些人成为参加投票的“主力”,那么,他们所代表的意见,就更难说是真正代表了“1400万北京市民的真实民意”。
那么,相对于网络,媒体和民间的声音又是怎样呢?自“解禁”的消息报道以来,多数评论持赞同意见,认为北京鞭炮“解禁”,意味着民俗和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而受到尊重。
近年来,民意已经成为决策部门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而网上征求意见也渐成流行。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网络所进行的民意调查有其不成熟的地方,这需要网络的普及和其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立。
如果说,此次网上征集“解禁”意见还有意义的话,那么,它的价值最多在于说明了许多网民反对燃放烟花爆竹,而不是“市民”。笔者认为,涉及大政方针的民意征集活动,还需要更多的渠道,更多的“网络”。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