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改变生活”——产业链条聚会 共话手机媒体
“在今天,钱包可以丢,但丢了手机,你的生活就好像真的被改变了。”一位大学教授这样风趣地说。而这一点,大概许多人都感同身受。手机这个小巧、移动、随身的通讯工具,已经对社会的传播方式和人们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5月26日下午,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手机改变传媒生活沙龙”在英杰交流中心召开,来自北大清华的著名教授、媒体精英和通信业界人士共聚一堂,就“手机改变生活”这一命题展开了一次生动而又深刻的讨论。
北大教授一语中的:手机是带着体温的媒体
来自主办方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陈刚在主题发言中说,手机有着任何媒体无可比拟的优点:它是唯一一种“带着体温的媒体”。看电视的人虽然多,但没有人会把电视抱在胸前,可是手机,它却贴着你的身体,也因此会让你的生活改变的更多。
昔日陈教授的学生,今天中国移动全球通市场经理刘立丰在沙龙中,则提到了手机让人们更疏远,一条短信简单取代了昔日的思念和等待。看来,手机的“体温”还得双向来看。
手机传媒新锐坦言:不颠覆逻辑,但学习规则
在沙龙第一环节“手机:从工具到媒体的嬗变”中,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手机传媒的发展会对现有传媒格局有何影响。来自手机内容提供商空中传媒的总编齐小石说,媒体的逻辑是相通且不可颠覆的。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空中传媒要把无线媒体的特色发挥出来,比如直播、定位等等,但也会虚心地向传统媒体学习他们成功的规则。
国内科技资讯门户网站CNET的执行主编高飞认为,网络媒体的界面更友好,更舒服;但手机的移动性更强,将来手机若能够提供更大的屏幕和更高的视频质量,手机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走向可能是相同的。
而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京华时报》的新闻中心主任张锐说,随着手机媒体信息发布能力的提高,报纸最终将会变成类似于“通讯社”的东西,将自己的新闻卖给手机内容提供商,而《京华时报》正在筹划给订户免费发送《京华时报》手机版。
手机制造商评论:手机和生活互相改变
在第二环节“改变生活的手机传播”中,嘉宾摩托罗拉市场营销总监郑立群女士说,的确有一类来自消费者的观点,是希望能买到还手机以通讯工具本色的、功能简单的手机,针对这,摩托罗拉也会考虑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方案。然而身为手机制造商的他们也发现,手机功能本身也反过来在改变着人们的使用习惯。比如以前白领们桌前的日程表,今天就可能被手机中的日程表取代。
一直主战瞄准青年消费群的摩托罗拉,参与论战之余还不忘记高校学子,现场提供抽奖的一款新型手机,更是调起了观众的胃口。这款新颖的礼物成了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当晚北大BBS上,关于谁是幸运得主的帖子点击率甚高。而郑女士解释,这是摩托罗拉回报校园的一种表示,她祝福说“希望这部手机能给幸运观众的生活带来好运”。
中国第一短信写手:手机传达残余的纯真
当短信写手戴鹏飞作为第三个环节“手机文化 大众乐趣”的嘉宾上场时,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这位出口成章的短信高手援引陈刚教授“带着体温的媒体”的说法,来讲述他对“手机改变生活”的理解:“我们残余的纯真,总能通过这种带着体温的工具传达”,因此“手机让你心中一动”。
新媒体研究专家点评:手机是一种生活态度
新媒体研究的权威、清华新闻学院副院长熊澄宇教授在点评沙龙时认为,手机对应着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当今媒体整合不仅是功能上的整合,更是一种物质形态上的整合。现在电脑的手机化、手机的电脑化正成为一种趋势,也许最终有一天,各种媒体之间的界限将会不再那么泾渭分明了。
手机对应的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正呈现一种渐渐扩散的趋势。在这种悄然无声的扩张中,手机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手机媒体有着承认差异,尊重个性的优点,这将是其发展的优势所在。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传媒”,共找到
11,493,593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