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受萨特影响过的董正国在生活中走了许多弯路,为的是寻找“自我价值”
董正国是个地道的安徽农家孩子。1985年,因为考上了省重点高中,16岁的董正国才第一次踏进县城。那时候,一本小书引起了董正国的强烈兴趣——谌容的《萨特与杨月月之研究》。他兴奋地一口气读完,并在字里行间做了密密麻麻的题注。
1988年,董正国以文科第一名的成绩由亳州一中考入安徽大学哲学系。在学校里,他看的书很杂,但中学读谌容的那本小书时刻骨铭心的感觉,再也没有出现过。
1992年,完成了毕业论文,董正国便觉学校的环境一天也呆不下去了。外面的世界诱惑之大,让他感到分裂的痛苦。那时邓小平南巡讲话刚刚发表。分配工作时,董正国放弃了三个去事业单位当老师的机会,执意到省内一家大型国有酿酒企业去体验“火热的世俗生活”。他说:“我已经不怎么关注我个人,只想快快成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
原先的董正国同学变成了一名仓库管理员。每天腰里别一串钥匙,接收几十卡车的粮食入库,登记,过磅,或用一种叫杆子的长长的尖头铁器插到粮包底层查验原料质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董正国什么书都没看过。又过了一年,他觉得烦透了。他把那时候的日子叫做“提前死亡”。
1996年,董正国终于向厂里递交了辞职信。
辞职后的董正国开了一家书店,一年后,赔了几万元,关门大吉。他精心挑选的认为绝对是好东西的书,只有自己过去的老师来买。除了武侠小说,大体都卖不动。虽然失败的滋味像割肉一样疼,他还是觉得比老老实实呆在酒厂里要好多了。
之后,董正国从自以为熟悉的文化领域,退守到自己生长于斯的农业领域,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农业公司。然而几年下来,他发现农业产业化过程的长期、艰巨和复杂,有太多自己无法左右的因素。于是,赚了一些钱后便及时退了出来。现在的他,经营着一家水处理公司。从1996年辞职到现在,9年多的时间里,不管走到哪儿,董正国都在钱包里随身带着那封辞职信。
那封信是这么写的:“尊敬的王厂长:我叫董正国。1992年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被分配进厂工作,现系4分厂供应科库管员。基于以下三点认识,我决定辞职。……我认为自己属于宏观型、战略型和独立性较强的创造型人才,更适合自己干事情。现在我决定下岗从事自己喜欢的文化实业,从而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曹红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