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两利
穿过荆州城郊雄伟的荆江大堤,记者来到一个名为龙洲垸的普通民垸。紧傍长江的这个小垸,很快将变成一片热土:拟作为引江济汉进水口,浩浩长江从这里开始流向汉江,实现与汉江的“第二次握手”。引江济汉工程是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中最大的一个。人们规划,奔涌的长江水将沿着67公里长、百米宽的渠道横穿江汉平原,在潜江市高石碑镇境内注入汉江,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改善这一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距离规划中引江济汉工程出水口以北约1公里的高石碑镇沿堤村、姚岭村,翠绿的汉江大堤蜿蜒而过。一座拦截汉江的宏伟大坝———兴隆水利枢纽,今年有望将在这里开工。这个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壅高汉江水位,改善大坝以上约80公里汉江江段的航运和灌溉条件。顺汉江而下,记者沿途看到,因应南水北调后汉江中下游河势、水情的变化,沿岸城市的闸站改扩建、局部航道整治工程的前期研究、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引江济汉、兴隆水利枢纽、改建部分闸站、整治局部航道等4项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是国家为了消除南水北调对汉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决定兴建的四项补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兴建,将大大减轻汉江中下游的防汛压力,给汉江中下游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多机遇,也将对汉江灌溉、航运、供水、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现一期调水95亿立方米后,汉江中下游已经不是原来的汉江了,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补偿工程,消除不利影响,恢复、改善汉江的水环境。”省水利水电科研所一位专家说。根据初步评估,四项补偿工程实施后,基本能消除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不利影响。如引江济汉工程建成后,在合理调度的前提下,可使受益区供水保证率较调水前有所提高,使汉江兴隆以下河段中水流量的通航历时保证率基本达到现状水平,并改善生态环境,基本控制“水华”现象发生。四项补偿工程,还将给汉江带来一些调水前没有的好处。引江济汉工程将开辟长江中游与汉江中游的水运捷径,缩短江汉之间的绕道航程673公里。而兴隆水利枢纽工程使大坝上游70多公里险滩密布的航道渠道化,改善南水北调后该江段的航道条件,并可满足远景航运发展的需要。四项补偿工程还可大大优化汉江水资源配置,妥善协调北调水量与汉江中下游的用水矛盾。经过测算,如果汉江中下游不兴建四项补偿工程,在2010年中线工程开始向北调水后,要同时满足汉江中下游用水要求,丹江口水库需向汉江中下游补偿水量约270亿立方米,四项工程兴建后,仅需补偿162亿立方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四项工程将为丹江口水库北调引水奠定坚实的水源基础。在四项工程的基础上,我省已规划了丹江口库区及汉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项目、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项目及汉江中下游防护林等项目,制定了汉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措施。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力促进汉江流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预见,在丹江口水库“一库清水送北京”的同时,“一江清流到汉口”的景观也将出现在荆楚大地。
南北双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中的四项补偿工程,论证、确立经历了一段曲折历程。在1991年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初步可研报告中,对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仅涉及到东荆河新建泵站、谢湾闸改建两个项目。其后,经我国水利专家多方论证,1992年,增加了兴隆水利枢纽工程,部分涵闸、泵站改建工程等项目。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步确立,从中央到地方,对中线工程调水后,保持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平衡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补偿工程方案不断得到调整。1996年4月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在中南海听取湖北省政府有关负责人汇报后提出,汉江中下游的问题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9月27日,当时的朱镕基总理在南水北调专题会议上指出,要充分注意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周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实施调水工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了南水北调对水源区不利影响的研究,按照“南北两利、南北双赢”的原则,确定了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并纳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体规划,目前,总投资概算超过80亿元。从少量闸站改造到四项补偿工程,方案的每一步调整,都是科学发展观指引和升华的过程,是国家统筹考虑调水区和受水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英明决策。【相关报道】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南水北调”,共找到
630,194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