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6月9日消息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孙升亮认为,台湾“修宪”后最大且最直接的影响是激化岛内的政治斗争,促使政局向两党制发展;另外从技术层面上看,“法理台独”的门槛提高了,但由于岛内政局的变化向来存在变量,因此仍不能低估这个“修宪案”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危险性。
促使小党向大党靠拢 对国民两党各有利弊
孙升亮在接受香港《大公报》采访时得出如上结论,他认为,此次岛内“修宪”最核心的就是“立委”减半和单一选区两票制的问题,这将压缩小党的生存空间,促使他们向大党靠拢,使得能够在“立法院”中取得席次的“有效政党”大大减少,长久的效应就是小党越来越萎缩,作用也越来越小。
“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就是国民党、民进党的席次差距很小,两个党都在过半边缘,小党很少的十几席才会发挥作用。”他谈到了亲民党部分党员退党的情况,“事实上这个效应已经提前反映出来,有些人已经闻风而动了。”
至于“修宪案”究竟对国民党和民进党哪个更有利,孙升亮认为,从目前提出的选举制度上看,两党各有优劣,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等明年底完成73个选区划分后才能做出判断,关键要看未来如何建立与之配套的“中选会”。
“公投入宪”徒添变量 警惕选举煽动民意
对“修宪案”中提出的“公投入宪”问题,孙升亮指出,这个主张是民进党和台联党长期的诉求,他们从来不隐晦自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拿“公投入宪”来解决所谓的“主权”问题,也就是“统独”问题。
他说,虽然台所谓“公投法”已经通过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个“修宪案”对两岸关系的冲击,但它的性质和长期的背景决定了“公投入宪”对两岸关系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在影响。
孙升亮指出,客观的讲,“修宪”以后,如果要提出变更“领土主权”议题,从技术层面看确实难度增大,而公民复决的门槛也定得比较高,需要有效选民的半数同意才能通过。
但他明确表示,孤立地分析这些条文并不科学。“去年的三二○‘公投’以及前年11月通过的‘公投法’,当时的门槛也相当高,没有人觉得有可能实现,但事实上还是通过了。”
孙升亮认为,这说明岛内政局的变化不能单从技术面来分析,尤其是跟选举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一些技术面的难题往往挡不住政治人物直接诉诸民意的煽动,那时技术上的障碍很有可能被冲破,“所以我们不能低估这个‘修宪案’对将来的危险性。”
但孙升亮仍对两岸局势表示审慎乐观,他认为,连宋来访之后岛内整体民意气氛发生较大转变,希望两岸改变敌对状态、寻求合作双赢的民意成了主流;如果能够维持这个趋向,还能进一步得到巩固的话,那“公投入宪”的不可预测性和变量就会大大减少。(言恒)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孙升亮”,共找到
1,531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