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地球上的市长们有点忙。月初刚在联合国世界环境日大会上讨论完“绿色城市”之后,上周又有一拨聚集在北京,讨论“城市减灾”。我们的城市到底怎么啦?
城市,自从诞生以来就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积聚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资金和技术等,从而逐步演变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从原始村落到城市产生的城乡分离,是人类社会聚居形态的一次革命性的多元化新基因的诞生。城市化进程则是多元化基因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与提高,于是城市的演变史就走出了-条从功能单一到多样化、综合化,再到职能化分工,进而又走向城市联合体的变化轨迹,城市的空间结构与用地结构也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演变,呈现出从单中心变为多中心及复合组团式结构,而后形成城市群与城市带,又走向国际化、全球一体化的“地球村”,成为网络式城市。
传统的工业生产是以其高能耗和高资源投入为特征的,以传统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城市经济对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基础设施”(供水、供电、供热、道路交通、铁路,港口等)的依赖度很大。由此,工业社会的经济中心城市,都有较大的工业区及与之配套的“大而全”的市政设施。由于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这样的城市和工业区往往也就陷入“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摊煎饼式的膨胀怪圈,城市中心逐渐板结而变成难以敲开的硬核,而其边缘部分权显得十分脆弱。这种独立的自我封闭型的传统城市是以“线”的方式与外界连接的,通道狭窄,与外界的交换量较小。
从全球来看,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类似乎迅速地找到了抵御自然对人类所摆布的方式,开始大规模建造与自然抗衡并独立于自然系统之外的栖息之所;继而出现了城市化的高楼林立,阡陌交通,爆发式的资源浪费,高密度的污染以及大规模的废弃物排放。工业化社会所留下来的城市对大自然所造成的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强度、持续性的搅动,使大自然正常的生态系统和功能结构遭受巨大的冲击、割裂、阻断和破坏。因此,只有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才会有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6月3日,联合国环境开发署发行了地图册,将当今的地球卫星照片与几十年前的进行了比照,目的是昭示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化对地球环境的破坏。UNEP希望这本地图册能给全人类敲响警钟。6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表《水即生命》的报告,呼吁各国加大投资,让人们享有水卫生设施。报告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一项内容是在2015年底前使20亿不享有安全用水和水卫生设施的人享有上述服务,这一任务很艰巨,需要各国投入足够的资源才能得以实现。
不仅仅是警钟。与会城市市长也在试图为解决城市环境面临的困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在世界环境日当天签署了《城市环境协定———绿色城市宣言》。在宣言中,各城市呼吁在7个方面努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能源、废物减少、城市设计、城市自然、交通、环境健康和水,并计划在未来7年内,共同执行协定的21项计划,控制污染,加强城市绿化,维护并促进人类的生态环境。“《城市环境协定》象征着对这样一种事实的一个创新性的回应,即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城市星球上,”旧金山市市长加文纽瑟姆说,“我们需要找到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真正答案。”
是的,在人类走进21实际之际,人类社会也开始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的生物与信息时代。但是,城市化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主题。城市定位既要考虑前瞻性,又要立足现实,应该是跳起来能摘到的一个桃子。绿色城市是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它不仅仅着眼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外在的视觉形象,更注重城市的绿色文明、绿色经济、绿色生态等丰富内涵,体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比照欧美国家经历工业化社会发展的的城市建设痛苦经历与经验教训,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能重蹈覆辙。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我认为两个层面的共识是前提。第一是国家和地区在内部应该有城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形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致诉求。另外,全球范围内,无论贫富,皆应该有这样的紧迫感。
有了这样的意识,那么就应该行动。曾经有经济学家提出“社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社会使用非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替代品的、可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纳能力。”我想,这是今后全球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否则,人类和城市将很快面临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