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联合国6月13日电(记者杨志望)近来,围绕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主张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日本、德国、巴西、印度(“四国联盟”)与由意大利、巴基斯坦等组成的“团结谋共识”阵营展开了激烈较量,双方至今未有妥协的迹象。由于少数国家竭力推行不成熟的方案,安理会改革面临着偏离正常轨道的危险,这也将影响到联合国总体改革的前景。
在此关键时刻,中国政府最近公布了《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全面阐述了中国对联合国改革的立场,提出了安理会改革的六项原则,强调安理会改革要坚持协商一致、稳步推进,以便使相关决定赢得最广泛的信任和支持。中国适时阐明有关安理会改革的原则立场,有助于将安理会改革导向正确的轨道,有助于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改革中的利益。
安理会的改革,应以提高安理会的权威和效率为目的,增强其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的能力,维护联合国在全球集体安全体系的中心地位。安全理事会和“五常”制度(即“大国一致原则”)是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的一个创举。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有主要责任,有权做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的决定。安理会和“五常”制度集中体现了联合国的活力和权威性。60年来,国际力量格局和全球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挑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安理会的组成需要适当扩大,工作效率应该提高,工作方法也要改进,以使其与时俱进。
安理会的改革,应反映当代国际政治现实,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让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的机会轮流进入安理会,参与其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安理会决策的民主性、权威性和合法性。目前,联合国会员国已有191个,发展中国家占会员国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但安理会分配给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的只有8个席位,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明显不足。诚然,在过去60年中,世界上出现了一些新兴大国和富国,但如果一味以“国际贡献”和经济实力来评定谁应进入安理会,安理会扩大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少数大国、强国和富国的事情,这显然不符合大多数会员国的利益和意愿,也违背了民主、正义和公平原则。
安理会的改革,应坚持地域平衡原则,并兼顾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代表性。联合国自成立以来一直按亚、非、西欧、东欧和拉美5个地区组分配安理会和经社理事会的席位。60年来,有的地区的国家数目有明显增加,安理会改革显然应将这一变化考虑在内。此外,涉及各地区的改革方案应首先在有关地区组内达成一致。安理会改革应维持目前的地域划分制度,各地区在安理会内的代表安排应首先由本地区各国商定;争取进入安理会的国家,也必须首先赢得本地区国家的支持和信任,这样才能代表本地区到安理会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
安理会的改革,应坚持协商一致,从而兼顾各方,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利益。坚持协商一致是《联合国宪章》的重要精神,是否坚持这一原则关系到安理会改革的成败。安理会改革事关重大,难度也大。因此,对安理会改革的决策,不仅要积极,而且要谨慎稳妥,广泛征求和听取会员国意见,以达成最广泛的一致。
通过民主协商和对话寻求共同点,有助于逐步解决分歧,避免出现急躁冒进。协商一致并非要求191个会员国均采取一致立场,但目前少数国家提出的“增常”方案,遭到“团结谋共识”一方的强烈抵制,显然无法凝聚各国的共识。因此,中方在立场文件中重申,反对人为设定时限,反对强行表决尚有重大分歧的方案。
协商一致可以避免联合国因安理会改革而陷入分裂,符合联合国整体和长远利益。当前,少数国家为尽快实现自己的常任理事国之梦,不惜通过政治施压和经援利诱来“拉票”,这种做法已严重扭曲安理会改革的协商进程,破坏了协商的和谐气氛。科威特、肯尼亚等国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在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指出,有关安理会改革的争议正在撕裂国际社会,分散了各国对其他重大问题,特别是发展问题的注意力,联合国9月首脑会议很可能因此而无法取得预期成果。
毋庸置疑,联合国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团结,增强应对新挑战的能力和效率。如果联合国因安理会改革而陷入分裂,则不仅完全违背了安理会改革的初衷,也不利于维护安理会的权威,更不利于推动联合国的整体改革。对于少数国家为一己之私而不惜牺牲联合国整体改革的做法,中国已明确表示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