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上学!”前两天,一个长着大大眼睛的女孩,背着一个新书包在妈妈的陪同下,找到本报记者。女孩反复地对记者说“我想上学!”
患上先天性脊柱裂
这个女孩叫彬彬(化名),家住在沈阳市沈河区万莲路,现在已经8岁半了。小彬彬刚出生三天时,妈妈发现她后腰上有一个包块。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孩子患的是先天性脊柱裂,将会给下肢带来残疾。
果然,到了走路的年龄,小彬彬走不稳,左腿向外翻。医生告诉他们,只有手术治疗才能医好。
可就在这时,小彬彬爸爸妈妈却先后下岗了,生活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手术也就耽搁下来。
为了上学借钱手术
2002年,小彬彬5岁的时候,妈妈把她送进了一家学前班。小彬彬乐得合不上嘴———她终于可以学写字,终于可以同小朋友一块儿玩了。但是,很快老师就找来小彬彬的妈妈说,孩子走路不稳,怕摔倒了出事,让她把小彬彬带回去。
小彬彬的妈妈连续找了三家学前班,不是因她有残疾不收,就是让她多加钱。其他孩子一个月140元,小彬彬要交300元。小彬彬只好流着泪水,和妈妈回家了。
为了给孩子创造上学的条件,小彬彬的爸爸妈妈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从亲属那里借到了钱,为小彬彬的腿进行了矫正。后来,又连续做了两次矫正手术,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但小彬彬还是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行走。
小彬彬渴望读书
从2003年开始,小彬彬在妈妈的带领下,到家附近的小学报名上学。但因身体的原因都被婉言拒绝了。为此,小彬彬不知哭了多少回。
她妈妈说,他们夫妻和孩子的奶奶都可以接送孩子上学,课间也可以到学校帮助她去厕所等,但是,还是没有学校收留她。今年眼看又到了收新生的日子,他们全家都盼望能实现孩子上学的愿望。
为此,记者向沈阳市教育局询问,一位负责人热心地说,残疾的孩子也应该有读书学习的机会。如果小彬彬的条件的确不适合读普通学校,他们可以帮助联系专门的残疾学校。时代商报记者张加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