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大众街高三生王林,今年高考估分只有290多分,连一般的专科都上不了,王林父亲就骂了孩子一顿,结果王林投湖自尽。而班主任刘老师认为王林其实心理并不那么脆弱。(见6月13日《西部商报》)
又一条鲜活的生命化蝶而去,也许某些人又禁不住“审美疲劳”了。然而,即便人们有一千个理由痛心疾首王林抗挫能力差,我们也应有一千零一个理由去感同身受他的绝望。作为一名在读生,王林尚未涉世,他不可能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淡定,也不可能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历练,其实,放眼今年洋洋大观的800多万高考生,又有几人能气定神闲?
王林的死是一个标本,倘若没有痛彻入骨的悲凉,他不会选择万劫不复的自戕;倘若死前能感受到沁入肺腑的温暖,他也不会选择一死了之的弃世。检点800多万高考生,又有多少人面临王林一样的境遇呢?“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王林之死的标本意义正在于,它提醒家长以及社会务必去关注这些可怜的孩子,去走近这群在多重压力下已然骨销形瘦和心理近乎崩溃的孩子。
当年,张国荣纵身天国,许多铁杆拥趸情急之下也纷纷效尤,这就是心理上的盲从,而和王林一样款曲相通的考生想必为数不少,他们倘若在同病相怜的心理支配下也效仿王林怎么办?这必须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缓解王林们的压力,不需要脂肪上瘙痒式的鳄鱼泪和任何形式的惺惺作态,需要的是走进心灵的理解和设身处地的关怀。
高考业已结束,接下来的是估计分数,是填报志愿,是分数公布,是学校录取……每一道程序都会撞击没考好的孩子那脆弱的心理底线。而且,那些高分的学生将会毫无悬念地成为商家和媒介追逐的群体。于是,在镁光灯下,这些得胜者无以例外地笑靥如花,大谈特谈取胜的“葵花宝典”。而聪明的商家则频频推出“谢师宴”、“XX一日游”,或者以近乎谄媚的方式力邀高分者加盟推销广告的活动中。“快乐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石油大王不知捡煤婆的苦衷,精明的商家和荣光的高分者是体味不到低分者的黯然神伤和向隅而泣。显然,商家的推波助澜只会加重低分者的无地自容。
鲁迅先生尝言:“要自杀的人,也会怕大海的汪洋,怕夏天死尸的易烂。”“心理并不那么脆弱”的王林尚且毅然一跃,那些和王林境遇相同而心理素质尚不及的高考生又情何以堪?因此,我们必须警惕高考生自杀的效应。 (作者:王石川)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高考”,共找到
9,983,843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自杀”,共找到
7,157,069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