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在为此召开的座谈会上,有学者十分激动地说:“复兴国学,根本上讲,是复兴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然而,这个令学界激动的消息,在社会上却没引起多大的震动。
民众并不钟情国学
对许多民众来说,国学就是老古董,就是孔孟之道,就是唐诗宋词,就是经史子集。而这些,对于生活节奏日益变快的民众来说,有点不合拍,特别是对追求新鲜刺激的年轻人更显得不合时宜。在北京的街头随机采访民众,许多人说不清是怎么一回事。
自古以来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情怀的中国知识分子,把拯救民族文化、构建民族精神支柱的希望,寄托于“回归国学”。近几年来,呼唤尊重国学的浪潮在中国知识界一浪高过一浪。不过,大多数民众并不钟情国学。
国学只是两头热
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位姓年的
青年教师说,继承国学精华,就是读千古美文。现在,年龄很大的人或许是处于怀旧,在读古文;年龄很小的小学生也读古文了,但他们一是不可能理解里面的思想,二是不经常读;而最具活力的中青年则没有多少人读古文。他们对博大的中华文化知之甚少,因此,许多人出现精神迷茫不足为奇。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是个宏观的大问题,与个体的命运联系得不太紧密。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他们对追求时尚生活方式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应融合现代文明
有学者指出,文化和精神复兴不是简单重启传统、照搬教条,而是在尊重国学的前提下,在传统文化中融入公开、透明、规则、法治、民主、正义、人权、共富、科学、人文等现代文明的精髓。而这些,绝不是仅靠知识分子的力量就能做成的。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就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这些当然属于国学范畴,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
延伸阅读政府重视前所未有
近两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有非常明显的加大。按照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的说法,在“2004年,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2004年7月,国家宣布将开展“汉语桥”工程,内容包括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等10个项目,其中“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这一内容,尤为引人注目。
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随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孔子学院也挂牌成立。
(摘自《新文化报》、《瞭望东方周刊》文/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