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台日钓鱼台“主权”争议,及靖国神社事件中展现的“自制”,勾起民间对台日历史恩怨的记忆。相较之下,中国大陆与日本剑拔弩张的关系虽然缓解,但两国关系一时仍难改善。学者指出,中日关系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强强结构”,将使双方面临一段时间的低潮。
研究中日关系的大陆学者一致认为,近来日本频频在历史问题上挑衅,内部因素来自小泉内阁权力并不稳固,必须藉由对外关系的紧张,来维系社会对政府的支持度。而更根本原因,则是日本在国家发展策略上必须与中国为敌,才能维持一定的进步动力。
而中国方面,中日战争历史在民间记忆难以消褪,日本不愿承认侵略中国的历史,更使得百年积怨难以消除。加上两国仍有海域及钓鱼台的领土争议,导致两国稍有摩擦,紧张便立即升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分析,更深刻的原因来自两国关系结构性变化;维持数百年的“强弱结构”,近来转为“强强结构”,两国都面临严重的心理调适困难,导致外交政策转圜不易。
历史上,中日一直维持着“一强一弱”的结构,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文明来自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中国也以天朝自居。但在日本进行大规模西化革新之后,中国反而因锁国而积弱不振,饱受日本侵略之苦。
二战之后,日本虽然无法成为政治及军事强国,但以其强大经济力量成为不容忽视的国际力量,中国在经济发展、资金和技术上,不得不高度依赖日本。
然而冷战结束后,中国经济的崛起,使之成为区域领袖。与此同时,日本仍然是经济强权,并且企图争取更多的国际政治发言权,希望成为一个政、经、军全方位的强国,终使中日两国面临直接的竞争关系。
比结构问题更难解的问题,对双方政府而言,最棘手的莫过于民间情绪。
同样的民间情绪,也出现在日本。去年中日贸易额创下历史新高,日本更对大陆享有巨额入超,然而日本民间对大陆市场却出现前所未有的反感。
难怪有学者指出,中日问题既是历史问题,也是情感问题,需要时间才能解决。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就认为,中日两国再怎么恶言相向,都无法改变相互需要的关系。目前双方只能靠自省,相互包容及学习,才能让关系逐渐回温。
来源:凤凰网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日关系”,共找到
292,229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