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主办的“中国膳食革命高峰论坛”不仅在津城掀起热潮,也引起国内主要媒体关注。由此可见国人对饮食健康的重视程度。
然而,这也恰恰说明:相对于物质生活的飞速改善,人们的健康意识、养生知识却有些滞后了。
这种滞后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健康意识、养生知识都缺乏。这类人,“三高”食品、香烟美酒,天天不亦乐乎。二是已有健康意识,也有点养生知识,但却一知半解,此种人最多。听到什么对身体有好处,便一窝蜂扑过去。钙片、补品、维生素……多多地买,当饭吃最好。
我们冷静想一想,保障一个人生存及健康的饮食需求,其实很简单。五谷、五畜、蔬果、蛋奶等,如此而已。“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人就其自然属性来说,与小鸟或小鼠并无二致,都是自然界一员。单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所需不多。但“人”却因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而往往对自己奉养甚厚。
中国春秋之际或更早,不少贵族及奴隶主已出现了后世所谓的“逸病”、“富贵病”。老子总结出这一现象的成因是“生生之厚”———过度地养护自己生命。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结论。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有很多人不是病在缺医少药上,而是病在“生生之厚”上!
生活,不仅是饮食,简单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