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张梁与80岁的妻子陈明清双双走了。事发于17日凌晨,沙区杨公桥重庆机械模具厂职工宿舍。
张家突然间痛失两老人,悲恸不已。附近邻居则被张大爷与妻子“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之举所感动,称他们是现代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职工宿舍旁搭设的灵堂,悲情笼罩。酷爱音乐的张大爷生前留有遗嘱:丧事从简,不张扬不扰民,只要求搞个小型音乐会。记者昨日傍晚现场看到,一曲哀乐让围坐在灵堂前的众亲友潸然泪下。
“这一切都是按爸爸要求办的。”二儿子张治平沉痛地说。张家原有兄妹5个,大哥、三妹此前病逝。他清晰记得,大约半年前,年老多病的母亲,有天脉搏突然没了,虽说随即恢复了微弱跳动,但此后一次过节团聚,父亲郑重向子女交代:如果哪天你妈不行了,我会随之而去。并自拟了一份遗嘱。
70多岁的张克祥神情木讷,泪水止不住地流。桌上,一杯白酒剩了一半。他既为哥嫂的忠贞情意感动,又无法承受一下失去两位亲人的现实。
一楼一底的宿舍楼上,纸幡飘舞,青烟袅绕。两副冰棺并排放于一屋。墙上,是张梁夫妇精神矍铄的遗像。儿孙们蹲地,默默点香烧纸。
忆起父母,儿女们更多提到的是父亲“自强自立”和母亲的“贤惠善良”。父亲从来没进过学堂,解放后在工人识字班呆了几天,后来全凭自学,成了工厂技术科科长,还被当时市领导聘为重庆工业技校教师。同厂职工周仁清证实,张师傅上进心特强,那时厂里其他技工级别最高不过6级,惟有他是8级。
“做人要自立,不能轻易拖累别人,更不能把困难转嫁他人。”儿女们对父亲的教诲铭记于心。妈妈体弱多病,患有心脏病、关节炎、慢性胃炎等,需长期服药。父亲每月数次往返杨公桥与储奇门之间,本来四弟有私车,父亲从不麻烦他,总是独自坐公交车,不分寒暑,七八年如一日。
再如,父亲80大寿时,兄妹商量好在酒店订寿宴,父亲不同意,自个买来鸡鸭在家中办了丰盛一桌,请儿孙团聚。张治平跟弟弟送给2000元,老人执意不收,理由是他们的退休金够用了。
儿女们眼中,父母结婚60年,相濡以沫,相互体贴远远超过一般夫妻。前段时间,妈妈皮肤瘙痒,爸爸寻中医、找药方,特意买来大盆,熬好中药,把她抱进盆里浸泡,后又用清水冲洗。今年1月,妈妈因疝气住院开刀,张治平接到妹妹电话前往探望,父亲还埋怨:你成天都这么忙,哪好意思打扰你们。正是因为这次住院,子女才给老两口雇请了一保姆。据了解,事发当天,张大爷将工钱如数付给保姆,假借外出“旅游”,哄走对方。
16日晚,五妹携子来看二老,母亲说话有气无力,喝水手直颤,必须要人喂。本想留下儿子陪老人,遭父亲婉拒。
次日晨,五妹再来敲门,无人应答;打开门,见两老人安详躺在床上,双双断气。母亲穿着寿衣,父亲穿着平时最喜爱的衬衣,打着领带……
邻居张显蓉以及牟大娘、任大娘等,十分羡慕老两口的关系,平时外出,经常见两人手牵手;发现对方衣服有灰尘或线头,总是互相打理。近些天,陈明清身体每况愈下,喜欢出门走走的张大爷不再出门,成天在家照顾。他确实在闲聊时说过:如果老伴哪天不行了,我也会随她而去。“没想他真的就这样做了。”
记者 邹诚 冉启虎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殉情”,共找到
140,214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