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来,一度几乎出现在每所学校教室后门上的“窥视孔”,要么纷纷被学校封堵上,要么为了家长们看课方便而特意放大成小窗户。在昨天东城区举行的尊重教育研究与实践交流会上,教育专家指出,教室后门“窥视孔”的被封堵,说明师生关系正在由监视与被监视向尊重学生人格方向转变。
以前每所学校都有“窥视孔”
每一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都知道,几乎每所学校教室的后门上都曾经被刻意钻出一个条形或圆形的小孔。那是老师用来观察学生一举一动的。学生们称它为“偷窥孔”。
记者了解到,在上个世纪90年代,“窥视孔”普遍存在于本市的中小学。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便于老师观察学生听课状况。教师付卫东坦言,曾经作为班主任的她,就经常通过窥视孔窥视学生。
为了防止被偷窥,学生先是互相提醒,甚至派专人监守窥视孔,以便发现情况及时通报,确保其他同学的“安全”。有的则用纸团或抹布封堵了窥视孔。
现在“窥视孔”被封堵或被特意放大
教室后门上的“窥视孔”接二连三地被堵上,引起了当时任班主任的付卫东老师的思考。于是,她请来了班上好说实话的一个学生询问情况。这名学生有些激动地说:“我们都快18岁了,老师为什么还要监视我们?没有‘窥视孔’,我们照样能上好每一节课。”
“学生的话不无道理。”付卫东老师说,“作为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东城区尊重教育课题组研讨会上,付老师的想法得到了众多校长、老师的思考:现代的学生渴望平等的师生关系,渴望被老师尊重。于是,本市的中小学校开始纷纷封堵或者特意放大了教室后门上的“窥视孔”。
昨天,记者在177中学看到,目前替代“窥视孔”的是一个横条形的玻璃小窗户。“窥视孔已经变更了两三次。”教导主任苏江介绍,“先是被封上了,后来考虑到家长要寻找孩子或者看老师上课,于是特意将其放大,避免让学生形成‘孔’的概念。”苏江主任说,自从“窥视孔”消失或作用发生变化后,师生之间的摩擦明显减少了。
东城教研中心的闫玉双认为,“窥视孔”消失或者其作用发生变化,反映了师生已经改变了监视与被监视的关系,学生主体人格越来越多地受到尊重。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窥视”,共找到
158,608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