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加格达奇6月21日电(记者梁书斌叶平凡)因森林资源消耗的减少和保护措施日益完善,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基本得到了恢复,原始森林风貌又开始重现。
大兴安岭曾是我国最主要的木材产地,从1964年开发至今,林区已经累计为国家贡献木材1.1亿立方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木材支持,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和嫩江的发源地,也是松嫩平原、内蒙古草原以及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天然屏障。据林业和生态学家测算,大兴安岭的生态效益远远高于木材的产出价值,它挡住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涵养了水源,调节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气候,大兴安岭林区每年的生态价值达600多亿元。“天保”工程实施后,大兴安岭林区加快生态建设,减少森林资源消耗,木材产量从1997年的350万立方米减少到2004年的214立方米,几年中减少森林资源经营性消耗598万立方米。同时,大兴安岭林区逐步完善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管护、专业队伍管护、公安森警执法巡护管护为主的“三道防线”,加强保护力度。目前,全林区专管人员2.4万人,管护面积766万公顷,对88.2%的林业用地实现了有效覆盖。从2002年开始,林区还取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采金活动,同时建立起南翁河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北极村、双河、多步库尔等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经过数年生态保护,大兴安岭的森林覆盖率已由1997年的75%提高到78.5%。近年来,过去曾一度绝迹的珍贵野生动物频频出现,大兴安岭的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基本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