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间谍案一直是台湾媒体最喜欢热炒的材料。据《联合报》等台湾媒 体6月20日报道,前一段被抖出的台湾“国防部电讯发展室” (以下简称“电展室”)少校庄柏欣间谍案和伪造信用卡案件,现在有了“重大突破”。 据称, 台湾检调部门“突破了庄柏欣的心理防线”,使他不但供出曾经“盗卖”了“ 雷达参数”给大陆,还供认台军内有些现役和退役军人不断提供机密给他。目 前,台湾当局一边调查这些人之间是否有关联,一边耸人听闻地宣称这可能是一个大型“间谍集团”,并相信“他们已长时间泄露台湾重 要军事机密给大陆”。
案情扑朔迷离
庄柏欣案件最初并没和间谍案扯上关系,只是台湾“法务部调查局”和“ 海巡署”等检调单位,在半年多之前侦破的一起民间伪造信用卡盗刷案。报道 称,检调人员在清查伪造信用卡集团名单时,意外发现该集团成员与台军现役 军人有关,随后查出庄柏欣等人参与了该集团的经济犯罪活动。当时,各方以 为此案已结束。台湾军方虽被搞得灰头土脸,一再向公众道歉并表示清查到底 的决心,却从未提起案情可能牵扯到军事机密失窃问题。然而,新披露的消息 称,办案人员后来在庄柏欣的电脑中发现了大量台军机密,因此怀疑庄柏欣出 卖情报。5月10日,在台“国安局”指使下,台湾“高检署”会同14个有关部 门,出动200多名军警,在台北县、新店市等地抓捕了17名所谓的“伪卡制造” 和“大陆间谍疑犯”,阵势之大实属罕见。现场目击的许多台湾民众表示,一 时间仿佛又回到“动员戡乱”时期。此后,如获至宝的调查人员开始加大对庄 柏欣的审讯力度,采取疲劳战术连续逼供,这才出现了所谓的“重大突破”。
台湾媒体称,庄柏欣在军中服役20年,表现一直不错,除1987年曾因工作 疏忽遭申诫一次外,其他生活言行考核一切正常。虽然他有180万元新台币(4 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的房贷,但这在其能力负担范围内。报道称,他被 指控去年4月从泰国调回台湾后,开始为还债盗卖军事情报。案件另一主要
涉案人黄耀中是“电展室”退役军官,他的父兄过去都是“电展室”情报 部门军官。黄家经济状况一直不好,父兄相继退伍后,黄耀中因无法升少校, 多年前就以上尉军衔申请退伍,弃军从商。由于任职情报部门,黄耀中在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国家有一定的人脉。他被指控后来辗转结识了跨国伪造信用卡集团成员,并加入集团非法获利,后来又把脑筋动到昔日同事庄柏欣身上。当局 的指控称,由于庄柏欣预计今年7月申请退伍,黄耀中自去年下半年起,就游 说庄柏欣把业务上知悉的情报资料,复制后由他转卖获利,在退伍前“狠捞一笔”。
调查机关说法不一
据称,“电展室”所掌握的多是“为台保命的资料”,属“一级特务情报 机关”。庄柏欣到底被指出卖了哪些情报呢?令人诧异的是,台军方和“调查 局”等反间谍机关对此的论述大相径庭。
检调部门说,庄柏欣泄露的机密包括“爱国者3”型、“天弓”及“鹰” 式导弹等的雷达参数资料;情报按件以美元算钱,视重要性不同价钱不同;从 去年8月至今,数次交易共得款约250万元新台币,黄耀中与庄柏欣对半分。
军方检查组则称,庄柏欣因替昔日同事作保而负债百万,所以开始窃取军 事机密并图谋出售获利。虽然前后6次从“电展室”局域网下载资料,但泄露 的资料以大陆情报为主,在可控范围内,内容包括“电展室”所截收解放军海 空演习时飞行员的空中通讯,及解放军战机编号、飞行员姓名等;初查未发现 与“国军”有关的机密,而经“军情局”加班鉴定,在泄露的17件文件中,只 有两件属于较敏感的机密。台“国防部”还紧急召开临时记者
招待会,不仅强调庄柏欣泄露的机密对大陆用处不大,而且表示庄柏欣去 年4月1日才调到“情报处”,担任参谋时间有限且级别较低,所以军方判断其 泄密的范围有限,并称他获取的材料还没成功转交给大陆,庄柏欣没拿到钱。
对于这些完全不同的说法,台湾媒体表示,不知是检调部门为了邀功请赏 夸大“战果”,还是台军方为了保住颜面,减少高层将领的过失而刻意隐瞒。 总之,“让人感觉像是两件完全不同的泄密案”。媒体一再要求台“国安”高 层出面说明。不过,连“国安局长”薛石民的说法都自相矛盾。他先是说半年 前就得知此案,不好意思也不方便透露给“国防部”;而在军方高层就此抱怨 后,又改口称半年前只知道案件涉及伪造信用卡,不知道还有间谍案。
台湾媒体近日爆出了一些很“刺激”的“内幕消息”,称庄柏欣涉案的机 密材料包括台军导弹设备、规格和部署地点,军舰停靠的港口、舰上的设备、 武器,战机停放的基地与各机种配置的导弹规格等。“连办案人员都担心自己 已看到不该看的军机”。更让台湾当局担心的是,其中还有美国中情局提供的 一套功能强大的监听设备的参数,这有可能让美国的高度机密也被泄露。报道 称,美方已对此案高度关注,并对台安全措施表达了强烈不满。报道援引“知 情人士”透露,由于这些机密大都与美国有关,检调单位担心其演变成国际政 治事件,所以已对所有知情的人下了封口令。
尽管案件的过程和真实性存在种种谜团,但台军高层的动静好像真的不小。 台媒体称,“国防部”已激活所谓“联合侦防中心”机制,开始执行所谓《国 军保密机制强化方案》,纳编军高检、宪兵、军事安全总队等单位,派员全力 配合军事、司法单位调查,并要求重要和敏感部门的军官在近期内必须填写“ 自清”审查表,进行测谎。薛石民及“电展室主任”李翔宙都亲自参与案件调 查。
台湾当局真实目的令人生疑
对一起“间谍案”,台湾当局口径不一,前后矛盾,这不能不令人生疑。 更让人怀疑的是,对此案案情,台湾当局只是不断渲染此事与大陆有关,而刻 意低调处理其中可能涉及日本刺探台湾军情的内容。据一些立场中立的台湾媒 体追踪报道,该案中与黄耀中关系密切的涉案人苏东宏,曾多次通过电话与日 本外务省官员联系,企图出售庄柏欣持有的情报。为了取信对方,苏东宏还将 黄耀中交付的情报的部分内容译成日语,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对方当“样品” 。不过,不知是日方对苏东宏不信任,还是认为这些机密对日本没什么用,这 笔买卖没谈成。
台湾当局一向视日本为“准盟友”,因此,长期以来对日本针对台湾从事 间谍活动,心里明白却三缄其口,生怕任何风吹草动对台日关系形成冲击。
此外,尽管台军方一再表示此案与近期两岸互动加强无关,但台湾各界普 遍认为,当局在两岸关系出现缓和之际,大肆渲染此案,是想突出大陆威胁, 给大陆热泼冷水。据悉,台湾方面对大陆一直盯得很紧,对赴台的大陆人员限 制很多,甚至有种“恐共综合征”。以前到台湾的大陆团组,每个成员甚至都 被“点对点”盯梢。台湾当局更是不断选择特定时间,利用媒体爆出一些矛头 直指大陆的所谓“间谍案”,然而,这些事件往往不了了之。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间谍”,共找到
1,445,115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