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以来的5年间,殷永纯作为一名北大法律系毕业的高才生,不畏艰难,来到安徽农村从事乡村教育的义举,试图探索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新模式的壮志,感动了社会。但是在5年后的今天,一直守望在边远农村的殷永纯,因为被举报猥亵男童,黯然离开了他亲手创立的复新学校。(《中国青年报》6月25日报道)
当年,殷永纯在公众的心中是一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英雄人物,他的学生在作文中这样描述他,“他像一颗空灵的蓝水晶一样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他用全身心的爱教育我们”。他的事迹打动了很多人,志愿者在他的感召下来到贫困地区从事农村教育。如今,支教英雄却与猥亵男童的丑闻联系在一起,真让人感慨万千。但是,公众的目光不应仅停留在昔日英雄的猥亵丑闻上,更应该看到丑闻背后的农村教育困境。
在殷永纯五年的支教生涯中,他遇到了很多的波折和坎坷。条件的艰苦自不必说,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也多次因学校管理、教育理念以及财务上的问题而分道扬镳。殷永纯再次白手起家创办的复新学校,至今还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学校被县教育局定性为“擅自办学”,并要求立即整改。尽管复新学校所有的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承认学生们在这所学校里接受了与当地、也与中国其他地区农村孩子完全不同的、人文含量较高的新式教育,却又不得不面对国家对民间办学条件的硬性规定和经过3年努力也无法达标的现实。
志愿者自身面临的困难也不容忽视,生活条件的艰苦或许还可以靠热情和理想来克服,生理上的问题却不那么容易解决。殷永纯面对举报人委托的律师的询问,袒露了自己的心迹:长期在边远的农村,缺少娱乐生活,这几年的路走得十分不顺,女朋友又告吹,这些给他很大的压抑。生理问题或许难以启齿,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猥亵丑闻的直接诱因。
此前,殷永纯创办了被媒体称为“国内第一所慈善学校”的新桥村复兴学校,但因与另一名主要的合作人观念的冲突而离开。随着作为学校标志人物和代言人的殷永纯的离开,社会捐助和生源开始枯竭,殷永纯走后不到一个学期,那所有着历史意义、曾得到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大力扶持的学校倒了。现在,殷永纯又因猥亵丑闻离开了复新学校,学校的命运同样让人担忧。
回顾殷永纯的支教道路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农村教育模式要取得成功,实际上主要依赖殷永纯这样的支教者的道德力量,依赖于这种力量打动社会后得到的捐助和扶持。但是,由于过分依靠支教者个人身上的光环效应、名人效应,这种教育模式是脆弱和不稳定的。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也有他能力和道德上的局限。化解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困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最终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投入。毕竟,“义务教育”首先是政府的义务,而不是家长和志愿支教者的义务。
稿源:红网
作者:莫林浩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支教”,共找到
57,77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