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路社区的陈连科已有44年的党龄,退休后转入社区,成了社区里的“新”党员,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虽然留有脑血栓后遗症,却每天活跃在社区的街巷。
老人有个绝活,就是马扎做得棒极了。可他也有个怪脾气,马扎不卖,全都无偿送人。老人的小院里有一张桌子改造成的刨床,墙边有不少木头,像一个小型的木工车间。走进小院,十有八九会看到老人正在忙活着做马扎。老人介绍说,做一个马扎,要经过锯、刨、打磨、凿榫、刷漆、穿绳等30道工序,得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去年5月1日转入社区后,老陈就琢磨着怎样为社区做点贡献。去年他赶在7月1日以前,给转入社区的35年党龄以上的退休老人每人做了个马扎。老人节到了,他给85岁以上的老人一人做了一个马扎。为感谢济南市科协在和平路社区办起了第一所科普大学、圆了老人们的大学梦,他赶做了30多个小马扎,送给授课的每一位讲师。今年“五一”节到了,又给历下区全国劳动模范每位做了一个。
和平路社区居委会刘永海书记说,老人家庭并不宽裕,每月退休金不足千元,还替下岗的儿子拉扯着个上小学的孙女,平时自己省吃俭用却拿出钱来买木头、绳子、油漆等材料,制作出精美实用的马扎,送给社区的老党员、劳动模范、人大代表等。老人说,做马扎,既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了贡献,又锻炼了身体。
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很积极。大热的天,老人和年轻人一样,拿着铲子走上街头义务清除野广告。印度洋地区发生海啸之后,老人立即来到社区,带头捐款200元。社区开展文艺活动,老人腿脚不便,就坐着敲鼓。老人还参加了文东办事处长青藤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和平路社区许多退休老人纷纷加入志愿队,共同为社区做贡献。
本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徐明贞 杨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