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这一天骄阳似火,20多位家长站在北京十一学校门口。
当天早上他们接到十一学校退费的通知电话,退费的比例与一个多月前一样。这意味着家长们一个多月的努力和抗争失败了。
十一学校位于海淀区玉泉路,是这个地区的“好学校”,但是住在附近的小学毕业生并不能因为“近”就自然进入学校学习。在校门口,北京海淀区的一位家长王春告诉记者,要上十一学校除了成绩优异以外,还要花钱。
“小升初”过程中的“择校”、花钱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且这两年的择校费还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5月初各中学按兵不动 十一学校先考试家长飞蛾扑火
3万元给孩子抢个“学位”
王春的女儿今年“小升初”。与很多母亲一样,王春希望女儿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早在今年的5月初,在很多学校没有开始招生的时候,她为女儿在十一学校抢到了一个“学位”,其代价是3万元钱“捐资助学款”。
后来,大批学校开始招生了,女儿考上了一所更理想的学校,王春马上通知了十一学校,希望学校退款。而学校要求,退这笔钱可以,但要按照事先的“协议”扣除30%的违约金。
学校所说的“协议”就是家长们在交钱时曾经签过名的一张纸,上面有关于扣除30%违约金的说明。
“这并不是一份真正的协议,它连最基本的‘一式两份’都没有做到”,王春说。
“我们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签的字,因为,在这所学校招生的时候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开始招生,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有着与王春相同遭遇的张琴说。
据了解,这所学校在5月5日就开始组织学生考试,5月7日晚上通知成绩合格的学生家长在5月10日、11日两天到学校交费。而北京市教委在今年的小升初政策中明确规定:最先招生的是那些“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和“民办学校”,这些学校的招生日期是5月20日,其他各种类型学校的招生均在6月1日以后。而十一学校的招生日期大大提前于北京市的规定日期。
这样,没着没落的家长终于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明,其他区的小学毕业生也在家长的带领下涌向十一学校考试。家长们就希望用3万元买一根救命稻草。
而这些家长也坚信自己没有违约。因为按照海淀区的规定,每个准备升初中的学生在5月20日左右得到一个“特殊收生卡”,供学生择校使用,学生选定了一所学校后就要把“特殊收生卡”交到所选定的学校,这样的学生不再参与其他择校。但十一学校考试时间非常早,王春等家长们交钱时,海淀区这个用来择校的卡还没有发放。
优秀教育资源被剥离 择校成了不少家长不得已的选择
“电脑派位班”成了聋子的耳朵
“都说我们家长择校是盲目跟风,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呀。”王春说。
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王春仍然忘不了交费的那一天。
“交费的截止时间是5月11日的下午4点,我两点多就到了学校”,王春回忆,“但我就是下不了交钱的决心”。直到截止时间马上要到的时候,王春才把3万元交到收费的窗口,“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交钱的手在颤抖”。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小升初”仍然采取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采用的方式是“电脑派位”。但是不少优秀的教育资源却被剥离在了“电脑派位”之外。
很多传统意义上的好学校只有高中部,其初中部已经变成了“民办公助”,这些学校几乎都不用参与到“电脑派位”中来;还有一些“好学校”成为了教育改革试点,会提前招收试验班;剩给“电脑派位”的则是“普通校”和“薄弱校”。
一些“好学校”也会有一些“电脑派位”的名额,但与各种试验班和特长班相比,“电脑派位”的名额少之又少,通常10个班中只有一两个“电脑派位班”。而且“电脑派位”的班基本都是普通班,众所周知,这种班级在学校中很不受重视。
因此,不少家长说:“好学校的‘电脑派位班’就是一种摆设。”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通过“电脑派位”进入好学校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到相对比较优质的教育,家长们不得不选择“择校”。
据王春女士介绍,她女儿所在的班里共有39名学生,最后参加“电脑派位”的只有3名同学。
“考票子”才刚刚开始“小升初”成了权力和财力的较量
到目前为止,“择校”还处在“按部就班”的阶段:先考试验班、再考特长班、再参加学校的综合测评、然后才“电脑派位”,所有这些程序结束就要进入7月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么多轮筛选之后总会有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学校。
因此,7月才是“考票子”的关键时期。
到了这个时候学生和家长几乎没有退路可走了,只有真正有实力的家长才能沉得住气,也只有真正有实力的家长才有信心到了最后的时刻还能为孩子找到理想的学校。
一位即将参与到“小升初”之战的董女士开玩笑地说,现在的“小升初”根本不是孩子之间的较量,而是父母甚至祖父母权力和财力的较量。“有权的就能通过批条子或是找‘共建’让孩子上个好学校,有钱的就可以花钱给孩子买来好学校的一个名额”。
萧莹的儿子不久前通过了西城区一所“重点学校”的测试,但儿子坚决要上海淀区的学校,萧莹说服不了儿子又不愿意让他参加“电脑派位”,于是托人、拉关系终于与海淀区一所“重点学校”的校长对上了话。现在萧莹就等着所有按照程序的招生结束后,再按照“共建”的性质让儿子进入该校。
“说实在的,一不小心自己竟然和那些有权、有钱的人同台竞争了”,萧莹心里没底儿,但摆在她和儿子面前的路只有这一条了,“总得让孩子有学上吧,我已经是一条放在案板上的鱼了,人家说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了”。
萧莹已经查看了不少资料,她说按照往年的经验,这种学生至少也得交5万元,要多的话十几万元也极有可能。
改革改出了灰色地带 家长在教育市场中成了弱势群体
“‘电脑派位’的初衷确实很好,通过这个政策可以减轻小学生的负担,同时通过平衡生源等手段缩小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但是自实施‘电脑派位’以来,原来就不均衡的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大了。”北京理工大学的杨东平教授说。
正是由于教育资源差距的存在,才使得家长们有了择校的需求。
杨东平教授认为,教育市场上就应该有两种学校:一种公办,一种民办,“现在的教育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种形式,其中很多是假民办”。
查看现在北京的学校可以数出好几种模式的学校: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民办公助学校、国有民办学校、教改实验学校、外语特色学校……
杨东平教授认为,现在的改革改出了一个“灰色地带”,对这些地带的学校管理还有很多空白之处。
当家长们质问学校收如此高的违约金是否合理时,十一学校教学处一位老师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没有违反任何法律,我们这样做就是希望共建一个诚信社会。”
一边是“不敢拿孩子的前途做赌注”,一边是交了钱就能获得一个不错学校的“学位”,家长们在教育市场上沦落为了真正的弱势群体:哪边都不敢放,哪边都不能放。
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应尽快恢复 让民办公助学校和母体彻底分离
按理说小学、初中应该完全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但是现在却有很多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仍在收费,不少家长说:“都在批评家长们盲目地给孩子择校,但是为什么在义务教育阶段有这么多可以收费的学校存在,这不是给我们家长挖好了陷阱,就等着我们往里面跳吗?”
“把教育变成充满铜臭气的商业行为是严重的违法”,杨东平教授说,现在是一个拨乱反正的时期,要彻底恢复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
人大代表、华中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周洪宇教授则认为,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取消重点学校,尽快缩小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同时让那些民办公助的学校尽快和母体学校彻底分离,因为这些学校是在“利用着原有的优秀教育资源和原来母体学校的良好品牌,获得办学成本以外的利润”。
(现在正处在“小升初”的关键时刻,应家长要求,本文中家长的姓名均为化名)
本报北京6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