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郑雪婷 时报记者 顾肖艳 李璇 方秀芬 文 张辉 孙亚林 摄
38℃?39℃?杭城连日高温几乎让人失去了对温度的判断能力。被烈日炙烤得分外灼热的空气,更是在挑战市民们的忍受极限。
杭城最热时究竟多热?昨日,时报记者兵分五路,在一天中温度最高的13点-15点,分赴杭城东西南北中各个方位,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了室外的空气温度与近地面温度,结果令人吃惊。
实地测量表明:样本的大气温度都在40℃以上,而大关一带地面温度高得惊人,都突破了50℃,德胜新村最高地面温度竟达55.2℃。
城北区块
样本一:德胜新村
温度:空气温度45.2℃,近地面温度55.2℃
13:39,德胜新村西大门,近地面测量时,记者手中的温度计水银柱飙升到了55.2℃,这是记者在城北测量到的最高气温。
记者发现,德胜新村的西大门紧挨上塘高架,往北走20米左右还有一个公交车站,近10路公交车在这里停靠。小区附近没有比较空旷的小广场,空气流通效果不好。
“这路怎么那么烫,我的脚要受不了了!”正在等公交车的张小姐一边练着“金鸡独立”,一边向男友抱怨说。
样本二:大关西八苑
温度:空气温度42.5℃,近地面温度52.5℃
13点52分,大关西八苑的梧桐树看上去还算精神。这些树有些年头了,站在底下有明显的阴凉感。
也许是昨天大关上空的云量较少,太阳直接晒在身上,皮肤好像要被烤焦。两分钟不到,记者的手臂就被晒得黑了一层,喉咙就像要冒烟一般。猛喝几口矿泉水,仍觉得口发干。
城东区块
样本一:汽车东站候车室门口空地
温度:空气温度41℃,近地面温度43.3℃
14:40,站在汽车东站候车室门口的空地上,记者得到上述数据。汽车东站临着艮秋立交桥,立交桥上车流量大,散发的热量也惊人,记者裸露的小腿能明显感觉到涌来的阵阵热浪。
东站两旁,都是5层以上高楼。东站候车室也算是个大热源,几乎没有旅客在外面逗留,都是逃一样地钻进候车室。
样本二:闸弄口新村
温度:空气温度42.3℃,近地面温度44.6℃
14:46,闸弄口新村小区门口的两排梧桐树投下了大片绿阴。虽然没有风,但站在树阴里几乎感觉不到地面反射上来的热量。往前步行5米,进入太阳直射区域,小腿便被地面反射上来的热量烤得小腿火辣辣地疼。
“今天没停电,明天停。停电了,就去游泳馆凉快!”正陪孙子去游泳的韩大妈笑呵呵地说。
城中区块
样本一:武林广场西北角停车场旁
温度:空气温度45℃,近地面温度48℃
13:05,记者骑电动车来到武林广场,一路上,热风在耳畔“呼呼”作响,裸露的皮肤被烈日灼得有些发痛。横穿武林广场的一条道路上,白花花一片。四五个人在广场旁的大树下避暑。武林广场四周有数幢高楼及两个公交车站,等车的市民全都挤到了树阴下。
“你们测温度干啥?”看见记者手中的温度计,杭州大厦停车场管理员、60岁的伍真灵径直走过来,好奇地问。伍真灵手臂上扎着红色袖套,头上戴一顶草帽,汗水沿着脸颊滚落。
样本二:凤起路与中河路交叉口
温度:空气温度40.4℃,近地面温度44℃
中午12:52。路口的绿灯亮了,守候的车辆快速地穿梭在灼热的阳光下,骑着自行车的市民也是墨镜、太阳帽、披风,“全副武装”。
看到记者拿着温度计测量,不少好奇的市民都驻足观看。近地面44℃的高温让他们轻轻感叹着,“这天,介热的!”有人关心地问记者,是不是还要跑很多地方测量,“真是辛苦啊”。
城南区块
样本一:汽车南站
温度:空气温度43.2℃,近地面温度 47.3℃
13:48,南站大门口,一排排车停得满满当当。站了不到半分钟,记者汗出如涌,太阳直射及地面反射的强大热量,直烤得人站也站不住脚。
天太热,出租车也供不应求。挤在公交上蒸“桑拿”太难受,虽然一时没有车来,大家还是耐着性子等着。
样本二:近江花园一园门口
温度:空气温度41.4℃,近地面温度46.5℃'
14:16,站在近江花园一园门口望去,一幢幢高层建筑环绕,悬挂的空调外机密密麻麻。
在庞大的高楼群前,一园中央的绿地显得有点“娇小”。面对记者“有没有停电”的询问,小区保安显得有点“拽”:“我们这里怎么会停电?”
城西区块
样本一:古东社区门口
温度:空气温度41.2℃,近地面温度48℃
“洒洒水给地面降降温。”13点34分,古东社区大门附近的一家小杂货店店主正往地面一盆盆浇水。在这里,近地面温度也上升到了48℃,为城西的最高气温。
路边古荡新村公交站候车亭下,一个人影都没有。可公交车刚驶近,乘客却从附近的各个阴凉处冒了出来。车站旁的饮料店,生意火爆。
样本二:高教新村
温度:空气温度40. 5℃,近地面温度45℃
14点03分,从冷气很足的公交车上下来,一股热浪将记者戴的眼镜蒙上了薄薄一层雾。
“今天上午9点就停电了,估计要到傍晚6点多才能来电。”从外地来杭州看望朋友的洪先生说。
“还好有风,要不然这个天气怎么熬啊。”因为停电,小区外面一些小店的店主纷纷把椅子搬到了门口,盼望着那点微风的到来。
■链接
热岛效应的杭城降温困难
城市热岛,是指城市内大量人为热释放,诸如大量的空调和汽车尾气排放,引起城市局部升温,气温明显高于周围地区,从而出现一个个高温中心,犹如大海中的孤岛那样,形成温度的“孤岛”。
城乡间出现较大温差
“城市出现热岛效应,最主要是城市原以自然植被为主的下垫面结构被沥青、水泥和金属取代,以及城市人为热散发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浙江大学建工学院的王伟武老师说。
“这种改变,导致城市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增强,令城乡之间出现了比较大的温差。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城市湿地锐减,西溪湿地大约从80平方千米减少到了10平方千米,这样的改变,也让杭城热了不少,使杭城与周边农村的最高气温至少相差1℃。”王伟武说。
空调烘热城区夜空
热岛效应使得杭城降温困难,特别是入夜后,城郊和风景区气温都降了下来,而市区的温度却居高不下。杭州市植物园高级工程师鲍淳松认为,家家户户都用空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曾连续3年在杭州29个点检测气温,研究杭城的“热岛效应”。
日本有研究表明,空调产生的热量占热量总量的20%。鲍淳松分析说,虽然没有像日本一样做细致研究,但空调产生的热量,也是大气热量中,占了一定分量。
同时,王伟武老师也认为,觉得杭城目前越“长”越高,在拥有更高建筑容积率时,也令城市中聚集的热量更不易扩散,使城市热岛的强度有所加强。“我们拿萧山、杭州市区、临安三地近30年的气温样本进行了比较,发现杭州与临安相比,温度已经越来越高了。”鲍淳松说。
■支招
想凉快一定要多种树
规划生态带降城市温
“杭州人想要凉快,一定要多种树、多种草,在墙上、屋顶上、道路两旁,多种些树和花花草草,多种些树冠高大的乔木,浓密降温作用也大。绿色植物有蒸腾和辐射降温作用,能使附近的温度降低。”鲍淳松说。
他向记者打了个比方:一公顷绿地一昼夜蒸发水的调温效果,相当于500台空调连续工作20小时的制冷效果。林阴大道就像一条条保温性能良好的“冷气输送管”,能使整个城市温度趋于均衡。
“绿化带的发展一定要均匀、有机,即使西湖边绿化覆盖率有90%,但对降低城北温度,丝毫没有作用,要均衡发展,最好将城市绿地一一打通,形成一条通路,让外面的空气能进来,同时也能循环。”鲍淳松表示。
对于杭州市区温度高于周边温度的现状,造访杭州的德国梅茵兹大学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沃克·黑茨,曾经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要打开‘窗户’,让城里的热空气流出去,让外面的冷空气流进来。要达到这一目标,城市森林可以帮助我们给城市‘降温’,缓解热岛效应。”
为此,在修订的杭州新一轮总体规划上,设置了6条生态带,避免因城市连片发展而影响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
特别说明
本报实测温度数据受仪器等限制仅作参考,不作为权威发布之精确依据。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地面温度”,共找到
30,515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