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底色
60多年前的那段悲壮的历史,见证了一个民族的血性与底色。
60多年后的记忆与凝眸,是在检阅一个民族的精神魅力与生命之光。
战争的尽头是和平,在和平的天空下,我们回忆火与血、痛与泪。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里,日寇的铁蹄开始疯狂地肆虐。
那一天,饱受百年屈辱的母亲迸发出了她巨大的生命力。无论天南,无论地北,无论老幼。数万万的中华儿女,拿起大刀片,举起红缨枪……一寸山河一寸血,百万青年百万兵。烽火中,炎黄子孙慷慨赴死;吼声里,仁人志士同仇敌忾。
重重苦难中,中华民族不再屈从于强敌;
刀光剑影下,无数儿女英勇地流血、前进。
我们沉睡的民族,一百年来第一次发出了共同的吼声。这力量像黄河一样万马奔腾;我们的民族啊,她的品格像泰山一样的坚韧顽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勇于负重。
永不忘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市的10多名警察,在东北军全部撤走之时,仍坚守在一个岗楼里,直至弹尽粮绝;永不屈服!抗日联军已经在冰天雪地之中坚持战斗6年;永不屈服!1940年,杨靖宇说“我有我的信念”慷慨赴死。那一年,东北抗联原领导人已经大部分牺牲。
从“九.一八”到“七.七”,中国,这个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走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日寇没有想到的是,中华民族竟还有这样难以想象的精神力量和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格。
同仇敌忾里,中华民族蕴含了怎样的不屈、血气和坚忍?当守卫卢沟桥的一个19岁中国大刀队员,挥动刀片奋力杀敌之时,在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的深山老林,和他一样年轻的抗联战士,与日本侵略者赛跑抢占山头,因为快一步就可能赢得生存的机会。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毛泽东的话道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
今天,我们制作了这样一个特刊。我们从“七.七”的枪声追寻历史的足音。我们的记者分赴全国各地,在北京,在天津,在重庆,在武汉,在徐州……在每一片抗战的热土上,我们的记者追寻历史隧道中战争的细节、亲历的人物……通过那些个体的叙述,反映从个体的抗争到整个民族抗战交相辉映的全景图。从“七.七”“八.一五”到“九.三”这些特殊历史日子的串联,全方位地勾勒出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勾勒出我们民族的独特。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底色”,共找到408,553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