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7日电(记者顾瑞珍)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7日向新闻界公布了环评结果。他表示,环保总局今后对关系国计民生和公共环境权益的重大敏感项目,要多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公众意见,逐步健全公众参与的机制。
圆明园遗址公园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具有重大的生态、人文、社会价值。潘岳说,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圆明园防渗工程后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该工程从叫停到听证、环评、评审直至决策的全过程,环保总局都依法向社会公开,希望能借此推进环境决策民主化的进程。搭建一个公正的平台,使公众的各种意见建议能得以广泛而深入的交流;通过一种公开的形式,使政府的执政行为能随时接受公众与舆论的监督,有利于提高我们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执政水平。“在短短的四十个工作日内,清华大学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值得在全国环评机构中提倡。”潘岳介绍,他们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努力克服由于防渗工程大部分已经完成、环境现状调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难以开展的种种困难,在地下水、地表水、生态、防渗材料、文物遗址、再生水回用、公众参与、改进方案、工程分析与其他影响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评价工作。在大量的调查、监测、试验和模拟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方专家意见,得出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评价报告。“环保总局充分尊重这一报告结论。”
潘岳说,环保事业是全民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公众对圆明园工程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说明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对大幅度提高全社会尊重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潘岳表示,针对环境形势严峻的现状,环保总局将更加严格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各种开发建设行为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与此同时,环保总局将根据新的形势与公众意见,不断推行政务公开,改革自身执政行为,加强环评队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