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轮角逐,伊朗第九届总统大选终于尘埃落定,“新保守派”代表、德黑兰市市长艾哈迈迪-内贾德击败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内贾德的当选改变了伊朗政坛长期以来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伊朗从此进入一个多种政治力量相对势均力敌的新时期。
内贾德何以胜出
6月17日的伊朗总统选举,所有候选人得票均未过半,曾任总统的务实派代表拉夫桑贾尼和“新保守派”代表内贾德以得票前两名身份进入第二轮选举。综合两轮投票情况,内贾德最后胜出原因有四:
首先,内贾德的平民作风和竞选纲领更易赢得民心。内贾德一向生活简朴,自律严格,喜欢以普通人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在此次选举中,他提出“解决失业问题”、“坚决反对腐败”等竞选口号,使他在普通民众、特别是穷人之中拥有强大号召力。根据伊朗媒体的统计,该国目前的失业率为16%左右,但据一些经济学家分析,其实际失业率可能高达30%。而改革派领导的政府近几年来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收效并不显著。
其次,伊朗选民的年龄结构极大地影响了大选的结果。有报道说,伊朗人口中75%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拉夫桑贾尼今年71岁,根据伊朗总统任期的惯例,一般新任总统要连续干两届,届时,拉夫桑贾尼的年龄就已近80岁了,在伊朗内外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青年人更愿选择49岁的内贾德。再加上他提出的改善就业和反腐败等主张获得了许多在校学生的共鸣,因而把许多年轻人从改革派阵营中吸引了过来。
第三,内贾德获得了保守派的大力支持,其政见更接近伊朗国内政治潮流。由于受到美国的强大政治、军事压力,伊朗人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关心国家安全,大部分人开始转向“强硬”,寻求安全、抵抗外侮成了民众的主要政治诉求。在去年的议会选举中,保守派大获全胜,凸显了伊朗社会意识的保守化倾向。内贾德的一些强硬言论,不仅得到保守派的支持,也受到伊朗民众的欢迎。
第四,近年来,由于受到保守派的牵制,以哈塔米为首的改革派政府无法完全兑现竞选承诺,伊朗改革进程停滞不前,使改革派选民感到不满。第二轮选举中,即使改革派人物纷纷呼吁支持者踊跃投票支持拉夫桑贾尼,但很多选民依然放弃投票。
伊朗政坛的“新保守派”
随着内贾德的当选,在去年伊朗议会选举中崭露头角的“新保守派”将成为伊朗政坛中的一支生力军,并对伊朗未来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伊朗政坛派别斗争由来已久。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不久,伊朗政坛上便出现了观点相左的政治派别,但在前宗教领袖霍梅尼的直接干预下,持不同观点的派别和人士没有形成对峙局面。1988年“德黑兰战斗宗教人士协会”从“德黑兰战斗宗教界协会”分离,伊朗政坛正式形成左右两大对立阵营。
20世纪90年代,随着伊朗经济的发展,右派阵营又发生分裂,形成以拉夫桑贾尼为首的务实派和以哈梅内伊为首的保守派。在1996年伊朗议会选举前夕,务实派又与左派结盟,并在1997年5月总统大选期间组成松散的改革派联盟,联合推举左派候选人哈塔米,严重挫败保守派,伊朗政坛出现改革派联盟与保守派对峙的局面。但事实上,伊朗政坛一直存在三大派别:以支持哈塔米倡导的“政治改革”为主的左派(改革派)、以支持拉夫桑贾尼温和的“经济改革”为主旨的务实派,以及以“保护伊斯兰革命价值”为中心的保守派。
在去年2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保守派阵营中分化出一个被国际社会称为“新保守派”的派别,发展势头迅猛,在伊朗议会292个席位中夺得至少80个席位。据报道,“新保守派”主要成员基本上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第二代,年富力强并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其中不少人曾经是革命卫队高级将领。著名人物有德黑兰市长内贾德、伊朗负责电台和电视台的声像组织主席艾扎托拉·扎尔加米,其中心政党就是在去年议会选举中首次亮相的“伊朗伊斯兰开发者党”。
在政治上,“新保守派”基本上接受了保守派“维护伊斯兰价值观”的立场,强调保护伊斯兰革命成果和神权统治地位;在经济上,他们反对保守派的闭关自封,主张通过政府直接干预加快建设步伐,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但反对经济私有化和外国过度投资;在外交上,他们主张实行强硬外交政策,主张所有国家一律平等,甚至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在对美关系和核问题上强调要维护伊朗自己的利益,决不屈服于外来压力,但同时愿意运用灵活的手段,主张通过对话解决矛盾和分歧,愿意与美国进行对话。
政策走向受关注
内贾德1956年出生于一个铁匠家庭,大学时代就读于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两伊战争期间,内贾德曾在伊朗革命卫队服役,并且作战勇敢,经常主动承担危险任务,曾潜入伊拉克作战。
作为“新保守派”的代表,内贾德的保守立场引人注目。在担任德黑兰市长期间,他禁止伊朗公司在广告中使用贝克汉姆等西方体育明星的形象。此外,他还在德黑兰实行严格的宗教着装法律,要求所有男性政府工作人员必须蓄须,他自己也蓄起漂亮的胡子。
竞选期间,内贾德一再重申,当选总统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切实维护国家法律和宗教习俗的尊严。他多次表示愿做伊朗的“扫街人”,意味着上台后要清除伊朗街头违背伊斯兰价值的“垃圾”。因此,伊朗社会今后走向“保守”是有可能的,这也是部分伊朗民众和西方国家极为忧虑的。
让外界关心的还有内贾德政府的外交政策。但事实上,由于伊朗的特殊政治体制,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总统或政府,其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手中。一般情况下,总统组阁中外交、情报、国防等重要部门部长的人选必须得到领袖的认可。有分析人士认为,鉴于内贾德本人缺乏足够的外交阅历,现任外长哈拉齐很有可能留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伊朗外交政策的连续性。
事实上,内贾德6月26日在当选后举行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已经透露将继续目前的外交政策。他表示,伊朗愿意与欧盟继续谈判,并且致力于通过谈判来增强互信。他重申,伊朗没有研制核武器的企图,但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关于伊朗与美国的关系,内贾德说,只要美国对伊朗采取敌视态度,伊朗就不会、也没有必要与美国改善关系。伊朗愿意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加强联系,但不包括美国。美国只有在从政治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全面放弃现行的对伊政策,伊朗才会考虑与美国发展关系。荣松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伊朗”,共找到
5,016,556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