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体系黄志伟
○建区第一个二十年,成功实现工业现代化和高水平的产业聚集
○第二个二十年,由引进先进技术向引进和掌握核心技术方向转变,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支柱产业
本报讯(记者黄志伟)“坚持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于拥有更多的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这是温家宝总理日前在视察滨海新区时作出的重要指示。天津开发区通过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体系,实现从“泰达制造”到“泰达创造”的提升。天津开发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示范区,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域之一,在建区第一个二十年里,成功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和高水平的产业聚集。在第二个二十年,开发区开始通过实施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在产业引进和产业培育“两条腿走路”,由引进先进技术向引进和掌握核心技术方向转变,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支柱产业,顺应滨海新区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将开发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基地。
目前,天津开发区共有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9家,大学3所,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92家。在这里,天津强芯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在深亚微米的集成电路设计上突破了90纳米SOC(系统级)芯片设计,抢占了国内IC设计领域的高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天津市电动车辆研究中心已承担4项国家863课题,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轿车和客车,取得14项专利,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电动车产业化生产,并开始向美国市场出口整车。天津生物芯片技术公司搭建了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等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端微生物检测平台,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2项。“重要致病菌检测芯片”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产业化阶段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微生物芯片。
通过规划先行、资金扶持、政策推动等政府主导行为,天津开发区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建设了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了人才聚集效应,在国家商务部连续多年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天津开发区的投资环境综合指数、技术创新环境、人力资源及供给方面一直位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