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经济适用房的发展,牵动着城市低收入者的心。不久前,北京经济适用房出现投机炒房及富人入住现象,引起人们对经济适用房的重新考量:它能否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买房难?应不应该做重大调整?本报今天出版的“长三角专刊”,调查了经济适用房的“南京模式”,并请两位研究房地产政策的专家观点交锋,针对经济适用房政策走向作分析、表述和判断。
本报记者王伟健到经济适用房政策相对落实得较好的南京市进行调查,既发现了低收入者入住新居的欣慰,也发现经适房小区一到天黑即成“睡城”的种种不便;既看到交通渐渐改善的“利好”,也听到居民与物管部门的互相抱怨……南京市房管部门领导也对经济适用房的所谓“南京模式”作了解读,给处在争论中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带来一些启示。同时,针对经济适用房政策的走向,对经济适用房该取消还是继续,如何补贴,是补到砖头还是补到人头,到底该选择经济适用房还是廉租房,报道也一一作了分析。
又讯 6月24日到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带领国务院15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到天津滨海新区考察。其间,温总理数度提及上海浦东新区。总理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讲了些什么?本报记者首次独家披露讲话内容,并深入探讨继深圳带动珠三角、浦东带动长三角发展之后,下一轮区域经济最大看点,是否轮到了滨海新区带动环渤海的跨越式发展?浦东会不会被“新秀”滨海新区超越?
此外,本期《长三角》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报道:比如《浙江电力何以再度“苦夏”》、《人命关天,透视疫苗逐利之祸》、《民工子弟,游走在上海边缘》、《渴望温暖———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获奖作文》,等等。有兴趣的读者,还可以登录人民网查阅《长三角》专刊,其网址为: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28519index.html。
《华东新闻》 (2005年07月13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