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报纸,又是一起特大矿难。截至7月12日17时30分,新疆阜康神龙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已发现76具矿工遗体,尚有7人下落不明。(7月13日《新京报》)给同事说,回答是:“矿难,那不天天发生吗?”与家人谈,“哦,我就看了一下标题”,然后转移到了别的话题。频发的矿难,已让人们心理疲劳。
眼下,矿难似乎是一种残酷的“特殊新闻”:只有越来越“大”的死亡人数,才能刺激人们的“关注”。比起214名矿工遇难的辽宁孙家湾矿难和死亡166名的陕西铜川矿难,新疆阜康的矿难虽然“特大”,但已经难以震动多少人了。这是一种可怕的潜在新闻比较和阅读惯性。
可怕的集体性“心理疲劳”,从那些煤矿主的冷漠眼神,向整个社会蔓延,遏止矿难的力量,正在无形中被慢慢侵蚀。有什么样的心灵,可以经受一次次血泪的冲击?但如果我们不能保持对矿难遇难者的同情、对责任人的愤怒,不能够重视每一起矿难,矿难势必会继续被漠视。也许,我们要具有西西弗斯精神:传说中,这位古希腊之神被罚每天推巨石向山顶,但石头是圆的,到了山顶又会滑落,然后只有从头再来……
所有具有同情心的人,都不应该被重复再重复的矿难消息所麻木,我们的同情和关注要在每一天“流淌”;笔者相信,民众对矿难受害者的关注、爱心和同情,以及对管理者疏漏的愤怒,是一股不能忽略的关注之流。这样,媒体就要重视起每一起矿难,而不管遇难者人数的多少;有关管理部门就要把一些空洞的口号,变成像“不佩带瓦斯自救器不得下井”等严格的安全措施。
我们必须让矿难的发生迅速“降速”、“减量”,避免矿难滑向只有越来越多的生命丧失,才能“刺激”起人们的关注的“恶的循环”。否则,矿难牺牲者的数字,将会让关于这个时代如何伟大的描写褪色。
李万刚(北京记者)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矿难”,共找到
1,413,48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