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李诗佳)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国务委员唐家璇14日结束访问朝鲜回到北京。他是历次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前夕访朝的级别最高的中国官员。
时隔13个月,六方会谈即将重启,唐家璇高调访朝,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上周六朝方一经宣布本月25日开始的一周内重返六方会谈,美国国务卿赖斯即开始了协调各方立场的亚洲五国之行。
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安排,给外界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各方都对新一轮会谈寄予了比以往更多的希望,也做着更为周密、细致的安排。
朝美双方最近的表态解释了上述信息,双方都表达了要尽力使此轮会谈取得进展的决心。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会见唐家璇时表示:“希望下一轮六方会谈如期举行,并取得进展”;美方则表示:会谈只是第一步,关键是会谈能“取得进展”。
其他各方也积极促谈。胡锦涛在会见赖斯时表示,中方希望各方之间逐步积聚共同点的良好势头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韩国也表示,此次会谈将进行更灵活和更具实质性的讨论,并表示将提出重要方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室主任晋林波认为,新一轮会谈得以重启,与国际形势密切相关。伊拉克局势的胶着,伊朗政局的变革,都从不同角度敦促着包括朝美在内的相关各方加快通过和谈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
朝鲜半岛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002年这一问题再次凸现。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倡议并积极推动六方会谈,通过对话解决朝核问题,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
从2003年至2004年,由中、朝、美、韩、俄、日参加的三轮六方会谈先后在北京举行。从一开始“坐下来谈就是好的”,到第三轮会谈各方拿出解决方案,六方会谈每走一步都极为艰难。
新一轮会谈能否取得突破,能取得什么样的突破,学界目前众说纷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学院教授时殷弘撰文指出:“美国是在给朝鲜最后的机会”;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教授张琏瑰说:“新一轮六方会谈经不起失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战略研究室专家沈骥如认为,美国和朝鲜的互不信任依然很深,某种妥协和让步只是阶段性的。
无论如何,面对这样一个敏感复杂的国际问题,能一直沿着和平对话的轨道走下去,已难能可贵。何况,各方的共同点在不断聚集。耐心,灵活,弹性,这些在前三轮会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无疑将在新一轮会谈中继续出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这句古语恐怕是对新一轮六方会谈前景最好的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