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驻拉姆安拉记者王昊、黄敏报道
根据旨在与巴勒斯坦实现分离的单边行动计划,以色列今年八月将开始撤出加沙所有21个定居点和4个位于约旦河西岸北部的定居点。如果接触意味着苦难,“分离”是否会带来和平?
带着这个问题,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加沙地区位于巴以冲突最前线,相距仅500米的两个城市,以色列的斯代罗特市和巴勒斯坦的贝特哈嫩市。
火箭就在我们身旁爆炸
“第一枚卡桑火箭就打中我家的后院,”以色列南部小城斯代罗特市长埃里·莫亚勒对记者说。
自巴勒斯坦2000年爆发武装起义以来,加沙地带的武装人员经常发射土制卡桑火箭或迫击炮袭击附近的以色列目标,与巴方城市贝特哈嫩仅距500米的斯代罗特市成为“重灾区”。
这5年来,市区内就遭到700多枚卡桑火箭袭击,而落到外围的炮弹更多达数千枚,共有12名市民在爆炸中丧生,另有数十人受伤。
受害者的遗像就陈列在市政大楼的会议室里。一张一张仔细看这些无辜受害者的脸庞:去年9月29日,两个分别9岁和4岁的孩子一起在院子里玩耍,一枚卡桑从天而降;今年1月22日,19岁的花季女孩AboksisAla为了救年幼的弟弟,自己倒在卡桑下……
斯代罗特这座沙漠里的小城市,宛如一位娴静的少女,散发着草木的清新味道。“以前这里的人都怡然自得,现在神经越绷越紧,就连走在大街上都要抬头看有没有卡桑,”市长苦涩地打趣说。
贝特哈嫩的贫穷和愤怒
相较于斯代罗特,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更加深刻、直接。“我们这里首先要解决的是4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贝特哈嫩市长穆罕默德·卡法拉纳说:“目前贝特哈嫩的失业率高达80%,虽然农业是这里的支柱产业,可7000多杜诺亩(1杜诺亩等于939.3平方米)土地差不多都被以色列推土机铲平了。”
落日将金粉洒在贝特哈嫩郊外大片裸露的土地上,“原来这一带全都是橄榄树林,这个季节应该满眼绿色,后来全部被以色列推土机铲平了,”当地朋友耶民·穆赫辛告诉记者。
耳畔传来一阵欢呼声。在一片较为平整的空地上,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光着脚丫子追逐一只足球。这令记者想起了500米外斯代罗特市里现代又温馨的青年中心,那里向青少年学生提供免费上网、信息咨询和心理辅导。
“我堂弟就是在这块空地上发射卡桑火箭弹时被以军炸死的。”穆赫辛的故事拉回了记者的思绪。
他的堂弟卢埃伊原是当地的一名警察,由于经济状况每况愈下,连续好几个月没拿到工资,全家7口人完全依赖家里那片地。去年10月,以色列国防军的推土机再次开进了贝特哈嫩,铲平了大片农田,其中包括卢埃伊家的17杜诺亩,顷刻之间全家的生计断了。一天傍晚,卢埃伊和两名哈马斯成员在这里准备发射卡桑火箭,被以军侦察机发现后,当场被导弹炸死。
“卢埃伊平时挺温和的,居然跑去干这种事,但也可以理解,一则出气解恨,二则他的牺牲可以让家里拿到一笔抚恤金。”
两个城市的无奈
“其实这里绝大部分百姓都不喜欢武装人员发射火箭炮这种方式,因为这只能引来以军进一步的报复,轰炸、推倒房屋、铲平农田。但是谈判的道路也走不通,‘奥斯陆协议’已经死了,我们还能怎么做?”穆赫辛的话中满是无奈。
都知道和平好,都知道战争没有胜利者,可巴以还是持续冲突了半个多世纪……写到这里脑海中跳出斯代罗特市长的话:“这不是你们记者应该考虑的。”
8月,以色列将撤出加沙定居点,或许可以减少引定居点而起的冲突,但在斯代罗特和贝特哈嫩这两个相距“一箭之地”的城市,冲突还将继续。不解决仇恨的根源,仅靠距离的拉伸,远不足以化解巴以半世纪来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