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晚,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在甘肃省白银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共白银市委常委、市宣传部部长阎晓辉主持,中共白银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介绍了白银市市情。
7月16日至18日,中国矿业发展论坛将在甘肃省白银市举行。
相关链接:
白银市基本情况
一、市情概况
1、自然和区划
白银市是甘肃省省辖市,距离省会兰州不到70公里,处在省会兰州“一小时经济圈”以内
全市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174.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万人
海拔1275—3321米
年降水量180—450毫米,蒸发量1710—2360毫米
黄河横贯白银两县两区,258公里,占流经甘肃总长的52%,是白银农业乃至全市经济的命脉
现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共70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
其中:
市区面积3478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
会宁县总面积6439平方公里,人口58万人
靖远县总面积5809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
景泰县总面积5432平方公里,人口23万人
2、人文历史
远在5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历史上属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交替治理的地区,为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明朝洪武年间,白银开采兴盛,官方在此设立采炼机构“白银厂”,有“日出斗金”“积销金城”之说,白银缘此而得名。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会宁,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最近,会宁红军长征会师旧址被国家列入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 1956年成立县级白银市,1958年升格为地级市,1963年10月撤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1985年8月白银市恢复成立。
3、交通区位
白银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快捷。公路、铁路、航空和黄河航运条件便利。
已建成的白兰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刘白高速公路横贯白银东西全境,干线公路有国道109线、312线、309线和省道207线、201线,其中4条由兰州向白银辐射。
铁路干线有包兰铁路,连接包兰线与兰新线的甘武铁路,白银到平川矿区的铁路支线,总里程251公里。
新设计的白银到中川机场高等级公路46公里,建成通车后,兰州航空港同时也就是白银航空港。
黄河四龙至五佛150公里航运建设项目分阶段实施,近期即可通航
4、资源特点
全市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铜、铅、锌和煤炭、石膏、石灰石、凹凸棒等30多种
有色金属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开发,日趋衰竭
煤炭储量15亿吨
石膏2亿吨
石灰石10亿吨
陶土20亿吨
凹凸棒储量居世界第一,已探明1亿多吨
黄河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水电资源300多万千瓦
全市耕地面积447万亩,其中水地面积128万亩,有景电、靖会、兴电等12处大中型电力提灌工程
物产资源丰富,蔬菜、羔羊、小杂粮、瓜果等农产品量大品优,会宁被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和肉用羊之乡,靖远为陇上蔬菜之乡
景泰黄河石林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正在日益成为旅游热点景区之一
二、发展现状
1、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二位
2004年,生产总值达到130.17亿元,与2000年比,年均增长11.07%,在全省的排序首次前移到第二位
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4.5:55.4:30.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63亿元,年均增长30.28%
大口径财政收入14.5亿元,年均增长12.37%
一般预算收入4.25亿元,年均增长10.26%
一般预算支出13.83亿元,年均增长17.9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52元,年均增长10.4%
2、工业居全市经济主导地位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境内有色金属、煤炭、水电资源陆续得到开发,由此奠定了白银工矿基地型城市的基础,形成了白银工业的特色。多年来,工业经济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最高年份1985年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7%
2004年,工业增加值53.85亿元
白银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材料基地
白银是甘肃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四大行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0.13%
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17.2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1.9%,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6万吨
煤炭工业增加值4.88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06%,原煤总产量850万吨,占全省原煤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电力工业增加值11.21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0.8%,发电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化学工业增加值4.5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37%
主要工业企业:
白银公司已形成了40万吨有色金属综合生产能力,是全国最大的多品种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甘肃稀土公司氯化稀土综合生产能力3万吨,产品产量约占全国的1/3,居亚洲之首
靖远煤业公司为全省三大主力煤矿之一,原煤生产能力850万吨
靖远一电、二电公司和大峡水电厂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
白银电网按主设备容量和供电能力计算,位居全省第二位,供电量亿度
银光化学工业公司的高纯炸药产量占全国的60%,为亚洲第一;TDI生产能力2万吨,为全国之首,经过技改扩建后即将达到5万吨。
近年来,市上大力推进城市经济转型,培育发展接续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建材、农畜产品加工业迅速成长,工业结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3、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2004年,全市农业增加值18.86亿元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比重为64.8:27.9:4.96:0.48
农业主要依赖黄河灌溉,占总耕地约1/4的水浇地,承担了全市80%的农业产出
粮播面积303万亩,粮食总产量54万吨
肉类总产量5.85万吨,禽蛋产量1.25万吨
蔬菜和养殖两大产业总产值达到18.6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8%,农民人均从两大产业实现收入75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
蔬菜面积达到4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总面积达到7.1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35万吨,实现产值5.5亿元
羊只饲养量达到271.6万只
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90.7万亩,草产品加工量5.6万吨
优质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57.4万亩
以枸杞、大梨枣、大接杏等小杂果为主的林果类面积达到19.4万亩
全市建成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9个, 有5个产品获国家产地认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达到15家
4、城市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中心城区面积由30平方公里扩展到5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白银西区和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全面建设
近四年来,相继投资建设、改造城市道路42条、88公里,老城区道路改造基本完成,西区和产业园道路网框架已具雏形。
投资建设了日供水能力10万吨城市供水工程、人民广场、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重点工程,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2万吨
城市大环境绿化和园林建设成效显著,到2004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33平方米
我市被香港投资贸易促进会评为“中国投资热点地区”,在首届中国城博会上被提名为“中国品牌特色城市”
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29%
5、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我市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首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全市整体实现了“两基”达标,高考升学率为居全省前列,会宁县被誉为西北高考状元县。
三、近年来的工作
1、打科技牌,走科技路
广泛开展院地院企科技合作,与国内173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联合实施了一批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并获得成功
白银被命名为国家级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白银市与中科院联合建立了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项目推进,加快转型
正确处理内涵扩大再生产年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多渠道增加投入,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争取国家投资,实施了一大批公路、供电、教育、医疗卫生、市政等基础设施项目
扩大招商引资,引进建设了一批工业、房地产开发、市场建设项目
引导企业投资,实施了一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四年完成技改投资40亿元
启动民间资金,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
坚持市场融资,积极寻求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4亿元
3、扩大开放,借力发展
认识优势、发挥优势,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
引进了卡森皮革、南京雨润、福建盼盼、四川新乐雅等国内知名品牌企业
国芳百盛、西部大市场、新世纪商贸会展中心等商贸市场的建设加速了城市的建设改造
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建设,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淀粉、蔬菜、啤酒大麦、肉制品等加工初具规模
通过引进“外来军团”,有效激活了“本地军团”,不仅引进了资金、技术,更重要的是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
4、建设园区,打造平台
——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已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35.48亿元
入驻的23户企业,已建成试生产11户,有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产业园创业大厦近期即可交付使用
占地2平方公里的一期开发区域基本完成
规划3平方公里的二期土地开发整理进入收尾阶段
——白银西区开发区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
引进建设了卡森皮革等一批新兴工业企业
一批机关办公和商务大楼加紧建设
住宅建设初具规模,人气不断上升
兰州交大、甘肃中医学院白银校区建设项目正式确定
公园、学校、医院等配套建设紧紧跟进
5、深化改革,激活内力
4户中央、省属企业实施债转股57.78 亿元
白银公司等16户企业列入政策性破产计划,落实中央财政兜底资金17.93亿元
省上下放我市管理的4户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工作陆续展开
市属中小企业进行改组改制面达到62%
6、营造环境,强化服务
推行“一站配送式”服务,尽力方便客商
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降低投资门槛,吸引客商投资
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努力提高办事效率
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发挥比较优势
四、今后发展思路
1、指导方针
项目支撑、工业主导、科技推动
2、总体战略
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以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全面、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3、奋斗目标
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逐步建设科技白银、数字白银、和谐白银
从现在起到2020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
提前一年,即2004年全面完成“十五计划”
到2007年实现总体小康,城镇化水平达到35%左右,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到2013年,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到2020年,初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城镇化水平达到5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力争达到3000美元以上
4、主要措施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接续产业
逐步把白银建设成为:
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
西北大型能源基地
全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全省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打科技牌,走科技路
精心办好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
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争取国家重大研究开发项目
进一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加大科技投入,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以“三化带三农”,实现城乡一体化
以城镇化带动三农,促进农民转移和劳务输出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农,促进农业产业化
以信息化带动三农,促进产加销、科工贸的衔接
——强化城市经营,提高城市品位
加快一园一区建设,扩张规模城市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生态城市
加强规划控制管理,塑造城市特色
——建设数字白银,打造开放平台
推行电子政务
加快农业信息化
以企业为主体发展高度信息化的制造业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白银”,共找到
1,038,329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