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在俄罗斯人心中,乡村别墅不仅是郊外的一小片地,还代表了一种生活观念,表达着俄罗斯人对人生适意的理解和追求。别墅一词最早产生于17世纪,意思是沙皇赏赐的一块地,用来供贵族在郊外休闲。18世纪,大规模的贵族庄园随处可见。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与塔吉娅娜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贵族庄园里。屠格涅夫笔下那些会讲法语、充满青春激情的痴情男女们,就是在这些贵族庄园里上演着自己人生的悲喜剧。这样的文学经典比比皆是,直至俄罗斯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宁。从某种意义上讲,布宁唱出了庄园生活的最后挽歌。他笔下的庄园生活已是一派萧索凄凉的景象,落花流水式的叹息飘摇在世纪的惆怅中。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当艺术赞助商活跃在俄罗斯艺术舞台上时,别墅更显示了自身重要的文化意义。莫斯科郊外的阿勃拉姆采沃即是一例。这是实业家马蒙托夫买下的庄园,提供给艺术家们做工作室和舞台。当时著名的画家列宾、波列诺夫、列维坦等均在此进行过创作。谢洛夫的杰作《少女与桃》所画的就是马蒙托夫的女儿。
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苏联时期,贵族们带着遗憾离开后,新一代别墅也随之平民化了。这景象真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味道。这时的别墅不仅是苏联高层人物的疗养休憩所在,也是百姓们享受农家生活的菜园子。当年,斯大林和高尔基曾是别墅的邻居,在他们叼着烟斗的闲谈中,无数文学家的命运得到了改善。在昔日贵族庄园的废墟上,重新开垦荒地,修建自家木屋,别墅也成了寻常城里人的郊外乐园。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经历了时代的动荡,国家经济摇摆不定,生活问题迫在眉睫。别墅又支撑起了很多人的生活重担。人们在这里不仅是休闲度夏,更是过上了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
别墅成了人们生活的重心。每年从5月初到8月底,去别墅度假成为莫斯科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连给外国人学习俄语的教科书上都写着这样的故事:“周一安东在办公室打瞌睡,他刚从别墅回来;周二到周三,安东算着还有几天到周五;周四安东开始准备去别墅的行装;周五一早安东就看着手表,盼望着下午的到来。”这样的描述丝毫不夸张。周五下午四五点后,通往郊外的莫斯科大环路上,道路被汽车挤得水泄不通。去国际机场的路刚好要经过大环路,碰上周五晚上的航班,去机场一般要提前四五个小时出发,以防堵车。目前,莫斯科市政府已经在筹划新建一些辅路,以缓解周末道路拥挤的问题。
在嘈杂繁忙的城市生活之外,人们渴望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别墅因此占据着俄罗斯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空间,构成了俄罗斯人对自由的实际诠释。(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张变革)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