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7月19日电(王勉、胡星、梁翠云)学生到课率低、盲目选择课程、教室紧张、师资力量不足、收费不明晰……高校学分制如何才能突出重围?
记者日前采访时,有关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为了减少学生在选择课程及专业时的盲目性,杜绝学生“偏科”现象的产生,学校必须对学生大力引导。比如,武汉大学每年开学时为大一新生开设专业介绍课,一些资深的教授给新生介绍专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同时,学校会印发一本《本科生培养方案》,各专业每一学期上的课程都清楚地列了出来,学生就像拿着“菜单”,“自主点菜”。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黄宇说,导师制是学分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让导师在学生选课、专业学习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可以避免学生选课和学习的盲目性,有利于因材施教。
已经担任过几届导师的武汉大学张晓燕教授说:“我们对学生从入学到就业进行全程指导,教他们怎样利用好学校的各种资源,怎样更有效地学习和更好地生活。”
学生选课数量与缴纳的学费不能很好匹配,是阻碍学分制推进的另一重要原因。专家建议,学校必须认真核算每个学科的教育成本。广西玉林师范学院从2003年开始按学分收费,这个学校按照各专业的类型、占用教学资源的程度和培养成本,学校先给每一学分不尽相同的价格,再报经物价部门批准。其次,学生在开学时在个人账户中存入一定数量的学费,待选课后按照学分进行核算。
教师数量少,教学质量不高是实行学分制的又一“瓶颈”。专家称,突破这一瓶颈需从三个方面着手: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黄宇说,一是要积极补充教师,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缓解教师资源不足的压力。二是建立竞争机制,调整分配政策,使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能够充分施展才华,没有或较少学生选课的教师只能另开新课或另行培训。三是加强师资培训,保证师资培训经费。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高校围绕学分制改革积极“推陈出新”。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生樊俊晚上10点钟下课后到食堂还能吃到饭,他说:“食堂开放时间延长到晚上11点,并且白天随时服务,我们不用再为错过了开饭时间而发愁。”不只是食堂,该学院的图书馆也开放到晚上10点半,解决了不同时间段上课师生的需求。
再者,实行学分制后,由于每个教学班由不同年级、不同系的学生组成,与以往相比,学生的到课率大幅下降,针对这一难题,许多高校实行教考分离制度。教考分离强化目标管理,抓紧考试环节。学生樊俊说:“虽然我们逃课老师不容易发现,但是严格的考试迫使我们留在课堂上,少听一节课考试成绩就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