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发端于球场、发展于网络,最后又回归到球场上的妖魔化运动不知何时才是终点。在这场运动中,痛苦的是李毅,快乐的是球迷。
撰稿/吴晓鹏
过去几个月里,由于亿万中国球迷和网友的追捧,声名在外的“招牌前锋”李毅在网络上风头直逼芙蓉姐姐,成为被嘘、被骂、被取笑的球场“霸王”。
尴尬李毅
其实,有关李毅的各种笑话自2004年就开始慢慢地流传了。此后网友创作的《李毅大帝本纪》被各个论坛疯狂转载,而各种版本的《李毅笑话集》则一直在“升级”。当“男李毅,女芙蓉”的说法流布江湖之后,这位“大帝”就被彻底妖魔化,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作为一名职业球员,作为一名国家队的前锋,几乎没有为国家队进球的李毅“简直能把人气疯掉”。自从国家队被挡在亚洲区十强赛门外之后,苦闷的中国球迷始终都无法找到一个发泄的渠道。而李毅在这一年的联赛和国家队都表现不佳,他在场上浪费机会的能力让人“叹为观止”。于是,球迷对中国足球愤怒的发泄就转变为一场妖魔化李毅的运动。
看起来,球迷们好像是真的将笑话中的那个李毅形象与球场上的李毅画上了等号:“头不抬眼不睁,带着球就向前狂奔,直到带出底线,或者直接送到敌人的脚下被断,然后回来接着带,周而复始,自得其乐,像中学生在上体育课,既可笑又可气。”
很明显,他被当成了中国足球的挡箭牌,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指责和嘲弄。李毅说他印象最深刻的有三次“受伤”。前两次都和伤痛有关系,但今年球迷对他的攻击,却是内伤最重的一次,特别是当深圳球迷也对李毅开骂之后,他彻底伤透了心。
但毕竟,李毅给球迷带来的悲痛相比于令人痛心疾首的中国足球,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中国球迷很久没有过真正的开心时刻了。作为公众人物,李毅能够让那么多人笑得前俯后仰实属不易。
李毅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深圳队前主教练迟尚彬:“你说,在一个队里,一个队员说你不好,那可能还是队员不好。两个队员说你不好,那还是队员不好。全队队员都说你不好,我觉得就是您自己要反思一下了。”而球迷也用相同的方式反问李毅:“在一个国家里,一个人说你不好,那可能是这人不好。一个城市的人说你不好,那可能是这个城市的人不好。那全国的人都骂你,我也觉得你自己是否要反思一下了!”
反思李毅
反思要从2004年开始。
这是让李毅哭笑不得的一年。这一年,他为深圳赢得了联赛冠军,本可仰天大笑,但他却怎么都笑不出来。8月7日晚,中日亚洲杯冠亚军决战。第77分钟,在中国队12落后时,李毅接队友妙传直接杀入禁区,与日本队门将川口能活形成1对1。他选择了调整并继续带球,而不是射门。球被川口能活破坏了,中国队也痛失亚洲杯。
赛后悲痛万分且自称“罪人”的李毅不断重复:“全是我的错”,中国球迷还是不愿意原谅他。就连一些从不看球的非球迷也赶一回潮流,加入了唾骂李毅的队伍。妖魔化李毅在这时候埋下了种子。
其实,这位自称有“单刀恐惧症”的中国前锋从小就养成了一个坏毛病,遇到单刀就想过守门员,“总想着过了守门员打空门那多有把握啊”。而优点有时候可以转变为缺点,李毅的这个毛病就源自他的“快”。李毅小的时候,父亲李银龙经常骑上自行车,牵着狗,找个空旷的地方让李毅和它赛跑,就这样练出了李毅的速度。于是当时依靠速度鹤立鸡群的李毅就把过守门员的习惯带到了现在。
而在今年5月份深圳的倒迟风波中,李毅的一句“天亮了”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之后,口无遮拦的他在国家队集训时以“球霸”自居,使他彻底沦为球迷心目中的“球霸”。
“天亮了”很快就成为时髦语,而这为妖魔化李毅提供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词语。在后来一场比赛中,李毅在主场被换下之后,球迷就用“天亮了”来欢送李毅的离场。
5月25日,深圳队在和韩国水原三星队的比赛中取胜,从而赢得了亚冠联赛的出线权。在比赛中,身为前锋的李毅在前面的牵制非常管用。赛后,李毅激动得热血沸腾:“我的护球像亨利。”
这句话又引来争议无数。李毅说他想表达的意思是“我该像亨利那样护球”。但是在网络面前,李毅真的是百口莫辩,调侃、讥讽、取笑甚至是漫骂不绝于耳。在这句话的推动下,妖魔化李毅运动在网络上达到高潮。
此后的7月10日,深圳队在中超第14轮中主场获胜,但李毅却在主场迎来嘘声一片。这是“我的护球像亨利”以来李毅遭遇的攻击高潮。无论李毅在联赛还是在国家队中表现得多臭,他从没有在主场遭遇过主队球迷的嘘声。他曾经说过:“在深圳,就算你错过了3次必进的机会,队友和球迷也都会鼓励你、相信你。”
但这一次,他确实没有想到。“我现在也不至于差到不可救药吧?!”
“我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深圳培养了我,没有深圳就没有我的今天,就算我不是深圳的功臣,也是一个忠臣。我把我作为球员最好的年华贡献给了深圳,我为深圳进了多少球,恐怕还没人能超过我吧?”李毅显得很委屈,“这些年我从未向深圳索要过什么,我把深圳当成我自己的家,球迷却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我,真让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李毅是第一个踢甲A的安徽人。李毅曾说过要为家乡人好好踢球,现在他显然已经融入了另一片热土——深圳。1999年12月23日,李毅从老家安徽蚌埠出发南下深圳,他的全部的行李是一个空荡荡的箱子。毕竟,是深圳,给了他一切。
这一晚,李毅几乎整夜都没合眼,他甚至在想:“人挪活,树挪死,如果这里不欢迎我,那我是不是该换个地方了?”不过醒来之后,李毅却又对自己说:“不怨别人,只要自己加把劲,打好一两场国际比赛,就什么闲话都没了。”其实不仅仅是媒体和球迷,就连李毅也在不断地追问自己,为什么自己在俱乐部里能够不断地进球,却总不能驾驭好自己的脚,为国家队进一个关键球呢?!他一次又一次地悔恨,然后一次又一次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这场发端于球场、发展于网络,最后又回归到球场上的妖魔化运动不知何时才是终点。在这场运动中,痛苦的是李毅,快乐的是球迷。
但是,这能算得上真正的快乐吗?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李毅”,共找到
478,52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