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玉娟
索朗多吉是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生,父母都是牧民,家庭经济状况比较拮据。今年春节前,他正为过年发愁时,得到了校团委、学生会发放的1000元学子阳光”助学金。索朗多吉笑了,他在北京度过了一个开心的新年。
今年春节期间,全国还有100余万名像索朗多吉这样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得到了学联组织的帮助。为了让这些大学生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各级共青团、学联组织开展了“高高兴兴过年”新春联欢、“勤工助学”、“真情相伴”慰问和“温暖除夕夜”等活动,筹集资金4100多万元,向30个省(区、市)派出13个工作组,走访了143所高校,举办了370场座谈会,给5168名留校经济困难大学生发放了慰问金和慰问品。
同时,全国学联着眼长远,努力构建勤工助学机制、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结对服务机制、西部地区经济困难大学生助学贷款担保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推进济困助学工作的深入发展。
自1996年起每年春节前夕,全国学联等部门都要组织首都高校老少边穷地区留京学生新春联欢会,组织演艺界青联委员为学生表演节目。全国学联还广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向全国高校学生发放“恒安自强奖学金”等各项奖、助学金700余万元,办理“一助一”结对扶助近5000对,提供勤工助学岗位1100余个。据了解,为了帮助来自城乡低收入家庭的高校学生缓解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暂时困难,各地很多高校也都纷纷设立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帮助困难学生。
除对困难学生进行经济扶助外,全国学联等部门还特别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阳光工程”、“高校心理咨询员培训班”等活动的开展,都给贫困学生以精神上的莫大鼓励。以“5·25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为载体,全国学联开通“中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网站,针对青少年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通过抓好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社团建设,搭建服务平台,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本报北京7月20日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经济”,共找到
124,238,428
个相关网页.